侍
宴
诗
兹
堂
乃
峭
峤
,
伏
槛
临
曲
池
。
树
中
望
流
水
,
竹
里
见
攒
枝
。
栏
高
景
难
蔽
,
岫
隐
云
易
垂
。
邂
逅
逢
休
幸
,
朱
跸
曳
青
规
。
丘
山
不
可
答
,
葵
藿
空
自
知
。
写景
山水
抒情
赞美
咏物
树
竹
地点
秋天
邂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侍宴时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首句“兹堂乃峭峤”,以峭壁喻堂之高峻,营造出一种雄伟的氛围。接着“伏槛临曲池”则转而描绘堂前的水景,一静一动,相得益彰。“树中望流水,竹里见攒枝”两句,通过树木与竹林的对比,展现了不同景致的层次感。望向树中,可见流水潺潺;步入竹林,则能见到枝叶密布,生动地勾勒出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栏高景难蔽,岫隐云易垂”进一步展示了高处的视野与云雾的变化,栏杆之高使得景色一览无遗,而山岫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画面的神秘与动态美。“邂逅逢休幸,朱跸曳青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次侍宴机会的珍惜与庆幸,同时也暗示了皇家的威仪,朱红色的车驾在青色的规矩中缓缓前行,象征着尊贵与庄严。最后,“丘山不可答,葵藿空自知”以丘山和葵藿为喻,丘山无法回应,葵藿只能默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无奈,或许是对权力与地位的敬畏,也可能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内心世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刘孝绰
65首
本名冉,小字阿士。七岁能文,年十四,代父起草诏诰。梁武帝天监初,起家著作佐郎。后迁尚书水部郎。作诗得武帝嗟赏。累擢秘书丞,廷尉卿。被到洽所劾,免官。位终秘书监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