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西
秋节送别
咏物·菊花
写景
情感·思乡
写花
励志
怀古
赞美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铨所作的《送菊》,表达了诗人卧病海浦时对秋菊的深深情感。首句“卧病高秋留海浦”描绘了诗人因病滞留海滨的境况,而“明日重阳更风雨”则预示着重阳佳节将至,天气不佳,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苦。“杜门不出长苍苔”写出了诗人闭门不出的生活状态,门前青苔蔓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内心的落寞。“篱角黄花亲手栽”则回忆起诗人亲手种植的菊花,临近节日却未能盛开,流露出对菊花的期待和惋惜。“含芳閟采亮有以”暗示菊花虽然未开,但其内在的芬芳和价值仍然存在,因为朋友“令君昨暮徵诗来”,邀请他作诗,这成为诗人寄托情感的方式。“凌晨试遣霜根送”表达诗人清晨对菊花的呵护,即使微小的泥土也视为珍贵。接下来,诗人回忆在京城的经历,感叹南国与北方的不同,菊花在南国也有结花的传统,但意义非凡。“愿得封培自今日”表达了诗人希望菊花得到良好的养护,寓意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盼。最后,诗人感慨虽然能够归乡,但仍需谨慎行事,期待未来能与朋友在林下共赏菊花,同时批评箫管嘈杂,破坏了宁静的氛围。整首诗情感深沉,借物抒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胡铨

117首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建炎二年(1128年),胡铨登进士第。初授抚州军事判官,他招募乡丁,助官军捍御金军。后除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八年(1138年),秦桧主和,胡铨抗疏力斥,乞斩秦桧与参政孙近、使臣王伦,声振朝野。但遭除名,编管昭州,移谪吉阳军。秦桧死后,内移衡州。宋孝宗即位,复任奉议郎,知饶州。历国史院编修官、兵部侍郎,晚年以资政殿学士致仕。淳熙七年(1180年),胡铨去世,追赠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澹庵集》等传世。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淳熙七年(1180年),去世,追赠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澹庵集》等传世

猜您喜欢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又咏蜀都城上芙蓉花
唐·张立
去年今日到城都,城上芙蓉锦绣舒。今日重来旧游处,此花憔悴不如初。
寄题兰陵郡斋梅露堂
宋·曾协
兰陵为郡更齐梁,地望卓荦闻四方。清班诜诜储材良,相踵往佩太守章。宪公遗爱初未忘,当时瑞露今名堂。于兹辽辽几星霜,此邦复得尚书郎。政似古人天降祥,揭榜华屋遥相望。使君燕寝东.....
题欧阳广汤梅花
明·杨士奇
西昌欧阳生,明经起科目。当宁敬刑罚,擢官秋卿属。生抱忠厚资,况奉先训笃。夜烛治官书,求生于死狱。所听两造词,不厌四五覆。明鉴靡遁情,被辜皆诚服。门庭净若洗,襟怀皎于玉。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