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比
部
花
园
十
二
首
(
其
四
)
花
园
江
南
二
三
月
,
大
地
皆
阳
春
。
万
花
最
深
处
,
中
有
读
书
人
。
写景
春天
读书
赞美
自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二三月间,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生机勃勃与读书人的精神追求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文雅气息的画面。“江南二三月,大地皆阳春。” 开篇即点明时节与地点,江南二三月,正是春意盎然之时,大地一片生机勃勃,展现出一幅温暖明媚的春日画卷。这里的“阳春”不仅指自然界的春天,也暗喻着知识与智慧的春天,为后续内容埋下伏笔。“万花最深处,中有读书人。” 这一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花园的深处,那里繁花似锦,生机勃勃。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位读书人静静地沉浸在书海之中,与自然和谐共处,既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也展现了他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这种画面充满了诗意,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春天的美景和读书人的形象,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的尊崇之情。它不仅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也蕴含了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郭正域
14首
郭应聘之子,明朝政治家。授编修,历礼部侍郎。博通经籍,勇于任事,有经济大略,人望归之,与沈鲤、吕坤同被誉为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牵连到楚太子狱之事。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三月,礼部尚书冯琦病故,由代理尚书。官至礼部侍郎。谥文毅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