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常生活
励志
吃食
赞美之词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印肃所作的《行住坐卧三十二颂》中的第一首,题为“卯粥”。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无碍的生活态度。"普目不拘开合眼"描绘了诗人不受寻常视觉限制,心境开阔,即使闭眼也能洞察一切的境界。"意光何必待天明"则强调内心的光明并不受限于外在环境,即使在暗夜也能显现。"众人未起我周布",诗人以独特视角看待他人还在沉睡时,自己已经开始了行动,体现出一种早起修行或服务他人的精神。最后两句"行益资他腹自膨",寓意通过帮助他人,自己的心灵和德行反而更加丰盈,形象地表达了佛教的因果报应和利他的理念。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禅宗的日常生活哲学,强调内在修为与外在行为的统一。

释印肃

1078首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猜您喜欢

宋·释景淳
怕寒懒剃髼松发,爱暖频添榾柮柴。破衲伽黎撩乱搭,谁能劳力强安排。
水调歌头
宋·程准
船系钓台下,身寄碧云端。胸中千古风月,笔下助波澜。唤起羊裘仙魄,来伴蝉冠清影,星阁倚阑干。上想中兴事,名节重于山。濯沧浪,开玉鉴,照朱颜。平生多少英气,直欲斩楼兰。尽道诗.....
玄珠歌(其十六)
唐·张果
早须烹取太阳酥,吃著元神永不枯。若要形超化金骨,玄珠向里有醍醐。
题竹为族孙挺
明·杨士奇
少年祗北觐,初命戒南驰。虎踞石城壮,龙蟠钟阜奇。国崇根本地,政肃纪纲司。佐幕先修己,趋台自履卑。小心勤职务,一意谨操持。有过须知改,凡痾莫已医。赴公恒起早,退食每归迟。损.....
秋冬之交杂赋六首(其三)
宋·陆游
避俗嫌林浅,安贫觉屋宽。地炉烧葑火,土榻藉蒲团。稚子誇藜糁,高僧辍芋残。霜寒固难出,不怕笑蹒跚。
纵笔二首(其二)
宋·陆游
破囷供饭足,陋屋著身宽。小蹇勤刍秣,时时一跨鞍。
移居二首(其一)
魏晋·陶渊明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
诗三百三首(其二六九)
唐·寒山
自从出家后,渐得养生趣。伸缩四肢全,勤听六根具。褐衣随春冬,粝食供朝暮。今日恳恳修,愿与佛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