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鹿
写景
春天
田园
动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首句“春波澹澹卷寒漪”,以春水的平静和微寒的涟漪,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凉意的春天景象。接着,“长日萧萧静竹扉”一句,通过描述悠长而宁静的日光洒在竹门上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村庄的静谧氛围。“村舍蚕催桑叶大”,展现了农事的繁忙与生机,蚕儿的生长促使桑叶日益繁茂,预示着丰收的希望。“山田鹿食麦苗稀”则描绘了山间田野的自然生态,鹿在稀疏的麦苗中觅食,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暗示了土地的肥沃与生命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金末元初时期农村的自然风光与农事活动,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充满了田园诗的韵味。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