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写雪
抒情
怀古
励志
山水
情感
思乡
田城市风光
田园
记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吴师道在信饶道中的雪景之旅,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首句“五载乐閒旷”,诗人回顾过去五年,享受着闲适与旷达的生活,暗示了他对于宁静生活的喜爱和追求。接着,“闭关每安眠”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的超脱。“江湖多北风,临流竟回船。”这两句描绘了旅途中的艰难与挑战,北风凛冽,江水湍急,船只不得不折返,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环境的严酷与旅行的不易。“连旬踏冻雪,驱马不得前。”继续描述了连续十天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艰难前行的情景,马匹也因寒冷与路况而难以前进,体现了旅途的艰辛。“锦溪何沦漪,芝山亦清妍。”转而赞美沿途的美景,锦溪波光粼粼,芝山景色清雅,尽管旅途充满困难,但自然之美仍能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岂乏故人居,欲往无由缘。”表达了诗人想要探访友人的愿望,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流露出一丝遗憾与无奈。“漫漫四野白,青是谁家烟?”描绘了广阔的雪原上,一片苍茫,只有远处炊烟袅袅,象征着远方的温暖与希望。“仆夫慰饥面,呼酒还忻然。”仆人送来食物,诗人虽不饮酒,但仍感到欣慰与满足,体现了旅途中的温情与共。“我独不解饮,自苦谁汝怜。”诗人自述自己不懂饮酒,独自承受旅途的辛苦,无人理解其内心的感受,流露出一丝孤独与自我反思。“前途幸云迩,努力勤挥鞭。”展望未来,虽然路途遥远,但诗人决心继续前行,努力鞭策自己,充满积极向上的态度。“职思在忧民,才薄志自坚。”诗人以国家和人民为重,尽管才能有限,但意志坚定,表达了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与坚守。“只应高人笑,胡不甘田园。”最后两句,诗人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妥协,体现出一种超脱与豁达的人生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个人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面对艰难旅程时的坚韧与乐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吴师道

133首
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