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
萨
蛮
·
春
日
偶
成
梨
花
吹
雪
春
寒
浅
。
秋
千
影
散
闲
庭
院
。
忽
忽
又
清
明
。
东
风
几
日
晴
。
画
帘
垂
细
雨
。
脉
脉
添
愁
绪
。
燕
子
不
归
来
。
重
门
掩
绿
苔
。
写景
春天
节日
清明节
写雨
抒情
动物
燕子
婉约
赏析
这首《菩萨蛮·春日偶成》由清代诗人屈蕙纕所作,描绘了春日里细腻而哀婉的景象。“梨花吹雪春寒浅”,开篇以梨花比作雪花,形象地描绘出春日初寒未尽的景象,梨花在微风中轻舞,仿佛是冬末春初的雪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秋千影散闲庭院”,接着描述庭院中的秋千,在春日的阳光下,秋千的影子散落在空旷的庭院中,给人一种宁静而悠闲的感觉,同时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活的平淡。“忽忽又清明”,清明节的到来,标志着春天的深入,也意味着季节的更替,时间的流逝,让人不禁感慨岁月的匆匆。“东风几日晴”,东风吹拂,却不知晴日何时来临,表达了对天气变化无常的无奈与期待,也暗含了对生活不确定性的感慨。“画帘垂细雨”,细雨轻柔地洒在垂下的画帘上,画面静谧而美好,雨滴与帘面的接触,发出轻微的声音,增添了几分诗意与哀愁。“脉脉添愁绪”,雨后的愁绪如同涓涓细流,慢慢在心中汇聚,表达了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忧郁与感伤。“燕子不归来”,燕子作为春天的使者,本应在这个季节里归来,但此刻却未能如愿,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离别与思念的象征,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重门掩绿苔”,最后,诗人通过描写关闭的门户和生长的绿苔,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静谧,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封闭,以及对外界世界的疏离感。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春日特有的情感与景象,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百态的感慨,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
猜您喜欢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如梦令·春景
清·沈榛
袅袅垂杨临水。庭下杏花开未。明月蓦移来,透破玉床鸳被。无寐。无寐。又被鸟声惊起。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
和韩子文五首(其一)
宋·曾协
密云阁雨靳春晴,不放芒鞋取次行。却坐蒲团政无赖,好诗端为破愁城。
丑奴儿·春情
清·沈榛
芳菲落尽春将暮,片片飞红。穿透帘栊。几度莺声向晓风。雕栏徒倚情无极,睡眼朦胧。暗锁眉峰。撩乱晴丝拂槛慵。
礼部旧无朝房予疏请命工曹特建盖异数也落成春祀斋宿奉简张蔡二寅丈(其三)
明·严嵩
晓星残月在檐西,起望天街簇仗齐。瑶雪静含鳷鹊影,綵云深护凤凰栖。南宫礼乐逢昌运,上苑烟花续旧题。谁信烧灯催草奏,每看堂印夜中携。
望江南/忆江南
宋·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清明
金·麻九畴
村村榆火碧烟新,拜埽归来第四辰。城里看家多白发,游春总是少年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