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穿
写景抒情
情感
思念
春日
婉约
写花
落花
秋节
季节交替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哀愁与离别之感。首句“梁燕话春愁”便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哀怨的氛围中,仿佛梁上的燕子也在诉说着春天的忧伤。接着“飞絮穿帘幕”,飘扬的柳絮穿透帘幕,不仅渲染了季节更替的景象,也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波动与不安。“忆否金铃昨夜声,红惜庭花落。”这两句通过回忆昨晚金铃的声响,引出对庭花凋零的惋惜之情,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相连,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的现象,也是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象征。“春去几曾回,梦醒眠难著。”春光易逝,难以挽留,即便是梦醒时分,也无法安眠,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消逝的深深遗憾和无法释怀的情感。这里将现实与梦境交织,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层次感。“罗袖双垂避晓风,冷惜衫儿薄。”最后两句通过描写女子在清晨时分,因寒冷而垂下双袖,小心翼翼地避开晨风,同时又因衣衫单薄而感到怜惜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人物的细腻情感和对生活细微之处的关注。这种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使得诗歌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春愁为主线,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猜您喜欢

诉衷情令
宋·李清照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挼残蕊,更捻馀香,更得些时。
卓牌儿/卓牌子·春晚
宋·万俟咏
东风绿杨天,如画出、清明院宇。玉艳淡泊,梨花带月,胭脂零落,海棠经雨。单衣怯黄昏,人正在、珠帘笑语。相并戏蹴秋千,共携手、同倚栏干,暗香时度。翠窗绣户。路缭绕、潜通幽处。.....
过裴舍人故居
唐·刘长卿
惨惨天寒独掩扃,纷纷黄叶满空庭。孤坟何处依山木,百口无家学水萍。篱花犹及重阳发,邻笛那堪落日听。书幌无人长不捲,秋来芳草自为萤。
园桂初发邀同社小饮
宋·张镃
故故论年赏,新看惜未多。一香参众树,千月下纤娥。今雨胡能阻,秋虫亦复歌。有情毋吝醉,斯世合婆娑。
破阵子(其二)
宋·晏殊
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歌长粉面红。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多少襟情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
惜秋华·牵牛花
清·沈岸登
翠影疏凉,似深杯含露,野塘低袅。倦马都嘶,催人半程风帽。都愁好梦回来,便尽向、山篱开了。秋晓。趁萝烟乍收,螀啼未老。灵鹊小窗报。觇柔丝不上,却双双飞绕。浅白更青,残月恁时.....
点绛唇(其九)
宋·蔡伸
绿萼冰花,数枝清影横疏牖。玉肌清瘦。夜久轻寒透。忍使孤芳,攀折他人手。人归后。断肠回首。只有香盈袖。
醉花阴·云暑五月初见芍药
明末清初·曹溶
簟捲清湘寒影皱,香逼蜂须透。花信忆金盘,密约虽迟,倾国还依旧。玉栏风露端阳后,尘土淹衫袖。几日费清醪,强欲留春,又怕因春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