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杜
进
士
寅
登
白
莲
阁
对
雨
远
愁
高
树
共
离
离
,
风
逆
潮
声
上
浦
迟
。
海
客
市
中
烟
起
处
,
江
僧
阁
外
雨
来
时
。
船
归
杳
霭
唯
闻
橹
,
店
隐
苍
茫
不
见
旗
。
回
首
南
朝
今
几
寺
,
可
堪
重
咏
牧
之
诗
?
写景
怀古
写雨
城市
思乡
景
情的交融
回忆
感怀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与杜进士寅登白莲阁对雨》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杜进士在白莲阁上观赏雨景的场景。首句“远愁高树共离离”,以“离离”形容高树密集,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环境的萧瑟相映。次句“风逆潮声上浦迟”,通过“风逆”和“潮声”表现出风雨交加,潮水上涨的迟缓,更添了几分压抑与沉重。第三、四句“海客市中烟起处,江僧阁外雨来时”,通过“海客”和“江僧”两个形象,描绘出市井与寺庙在雨中的景象,展现了城市的喧嚣与宁静的对比。第五、六句“船归杳霭唯闻橹,店隐苍茫不见旗”,进一步描绘了雨中船只和店铺的模糊,给人以空寂、迷茫之感。最后一句“回首南朝今几寺,可堪重咏牧之诗?”诗人借“南朝”历史背景,感叹世事变迁,寺宇依旧,而人事已非,不禁感慨万千,引出对唐代诗人杜牧(即李商隐)诗歌的怀念,暗示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当下孤寂的共鸣。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景色,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沧桑的深沉感慨。
高启
921首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您喜欢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寄怀王震甫客蜀
明·陈荐夫
邛歊东望草离离,峡口春归未有期。怀古思乡两行泪,岂堪同在听猿时。
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
唐·王维
袅袅秋风动,凄凄烟雨繁。声连鳷鹊观,色暗凤凰原。细柳疏高阁,轻槐落洞门。九衢行欲断,万井寂无喧。忽有愁霖唱,更陈多露言。平原思令弟,康乐谢贤昆。逸兴方三接,衰颜强七奔。相.....
秋日集汝申使君喜雨作时潘生对奕久之
明·胡应麟
淅沥寒声绕画墙,高梧飞叶半银床。珠帘乍卷三秋色,玉局徐生五夜凉。南国蕙兰应被野,西郊禾黍渐登场。酣歌不是耽行乐,二顷城头有汶阳。
初五日至延平城
明·谢孟安
镡津城下驻行舟,山水依然似旧游。两岸楼台看缥缈,一川风景重夷犹。夜深渔火明沙岸,月落寒更出戌楼。白首西游欣就养,双旌遥忆待盱州。
夜雨遣兴
宋·汪藻
风雨鸣窗报客知,还孤月底探梅期。泉声犹自断还续,遥想栖禽无定枝。
同邓博罗登鸡鸣山时汝德司成同登
明·邹元标
鸡鸣楼阁倚层霄,我辈同登未寂寥。曾向罗浮专五岭,今从白下忆诸朝。钟山云气当窗袅,册府莺声傍柳娇。不禁乡思春烂漫,紫荆花下听鸣韶。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