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
迎
车
驾
享
太
庙
还
宫
鸣
跸
声
中
晓
仗
回
,
锦
装
驯
象
踏
红
埃
。
半
空
云
影
看
旗
动
,
满
道
天
香
识
驾
来
。
汉
酎
祭
余
清
庙
闭
,
舜
衣
垂
处
紫
宫
开
。
礼
成
海
内
人
皆
庆
,
献
颂
应
惭
自
乏
才
。
写景
赞美
抒情
宫廷
礼赞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奉迎车驾享太庙还宫》描绘了皇帝祭祀归来时的壮观场景。首句“鸣跸声中晓仗回”,通过清晨的銮铃声和仪仗队的回归,展现了皇家出行的庄重气氛。接着,“锦装驯象踏红埃”描绘了大象身着华丽装饰,行走在尘土中的画面,象征着皇权的威严。“半空云影看旗动,满道天香识驾来”两句,通过云影摇曳和香气弥漫,进一步渲染了迎接队伍的浩荡与神圣。皇帝经过之处,连天上的云彩和空气都仿佛为之动容。“汉酎祭余清庙闭,舜衣垂处紫宫开”则借古圣先贤的典故,表达对皇室祭祀礼仪的敬仰,以及宫殿的重新开放。最后,“礼成海内人皆庆,献颂应惭自乏才”表达了全国民众对仪式完成的欢庆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在目睹此景后的谦逊,感叹自己才华不足,无法用诗歌充分描绘这盛大的场面。整首诗语言典雅,富有画面感,展现了皇家盛典的宏大气象。
高启
921首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