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山
老
送
笋
蕨
与
诸
禅
客
同
食
戏
成
野
寺
瓶
罂
至
,
吾
庐
水
竹
幽
。
开
缄
喜
风
韵
,
唤
客
少
淹
留
。
蕨
带
寒
山
酱
,
笋
兼
头
子
油
。
谁
能
知
许
味
,
一
饱
并
无
忧
。
写景
咏物
抒情
赞美
写山
写水
写食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收到好友曹山老赠送的竹笋和蕨菜后,与诸位禅客一同品尝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野寺瓶罂至”,描绘了从偏远寺庙带来的简单器皿,暗示着礼物的朴素与纯粹。接着,“吾庐水竹幽”一句,通过“水竹幽”的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雅致的生活氛围。“开缄喜风韵,唤客少淹留。”表达了诗人打开包裹时的喜悦之情,以及邀请客人尽快享用美食的急切心情。这不仅体现了对食物的珍视,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交流。“蕨带寒山酱,笋兼头子油。”这两句生动地描述了食物的准备过程,蕨菜搭配寒山酱,竹笋加上头子油,展现了食材的独特风味。通过这些细节,诗人不仅在赞美食物的美味,更是在表达对自然馈赠的感激之情。最后,“谁能知许味,一饱并无忧。”诗人感慨,能够品尝到如此美味的食物,是何等的幸福,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认为一顿饱餐足以消除一切忧虑。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享美食的快乐时光,以及对自然、友情和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韩驹
421首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