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

)

宿
抒情
哲理
读书
惜时
自我感慨

赏析

这首诗是金代诗人赵元的《书怀继元弟裕之韵四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道德以及文学创作的深刻思考。首先,“蓍龟不须问,我命只自知”,诗人认为人生的命运无需占卜或他人指点,自己应当明了并承担。这体现了他对个人命运的自信和独立思考的精神。接着,“多生堕宿业,世网缠绵之”,诗人认识到自己可能因前世的业力而陷入世俗的束缚中,暗示了对因果报应和人生困境的深刻理解。“骅骝受羁衔,大笑跛鳖迟”两句,通过骏马和跛鳖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与束缚、快与慢的不同看法。诗人以幽默的方式,展现了对生活态度的反思。“何必参漆园,物理本自齐”,诗人引用庄子的故事,强调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并提出不必过分追求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槟榔可消谷,志士常苦饥”,诗人以槟榔的食用功能比喻志士虽有远大理想,却常常遭遇物质上的匮乏,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感慨。“穆之万人雄,犹不免此讥”,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穆之的例子,进一步强调即使在历史上有杰出成就的人物也难以避免社会的批评,体现了对人性弱点的洞察。“我懦更多病,区区欲何为”,诗人承认自己的软弱和疾病,表达了对自我能力的谦逊认识,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目标的迷茫。“钟鼎不可倖,藜藿分所宜”,诗人认为富贵并非轻易可得,贫贱也是命中注定,表达了对命运的接受态度。“安能如黄蜂,为人填蜜脾”,诗人以黄蜂比喻那些为了迎合他人而牺牲自我价值的行为,表达了对保持个人独立性和真实性的坚持。“清白傥少污,后人何所贻”,诗人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保持清白,为后人留下正面的影响,体现了对道德传承的重视。“回头四十年,言动俱成非”,诗人回顾过去四十年,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已经偏离了初心,表达了对自我反省的渴望。“谁能逐世利,日久常规规”,诗人质疑是否有人能在漫长的时间里始终追逐世俗的利益而不迷失自我,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思。“惟当种溪田,与子常相期”,诗人最后表达了与友人共同追求简单、自然生活的愿望,体现了对友情和共同价值观的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命运、社会关系、道德选择、文学创作等多个层面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哲学见解。

赵元

37首
一名宜禄。幼举童子科。后调巩西簿,以眼病去官。有诗名。南渡后,往来洛西山中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自勉
宋·陆游
曩岁读隐书,妄意慕陶葛。芝房及乳石,日夜躬采掇。飞举固未能,死籍或可脱。那知事大谬,发齿将秃豁。神仙岂弃汝,正坐自迂阔。馀年尚努力,勿待烛见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