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
窦
拾
遗
秋
日
见
呈
孤
城
永
巷
时
相
见
,
衰
柳
闲
门
日
半
斜
。
欲
送
近
臣
朝
魏
阙
,
犹
怜
残
菊
在
陶
家
。
写景
秋景
咏物
菊花
怀古
情感
友情
送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而又有些凄凉的秋日景象。开篇"孤城永巷时相见",设定了一个空旷静寂的场景,诗人与友人在一座孤立的古城中偶遇,时间已经是黄昏时分,给人以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衰柳闲门日半斜",这里的“衰柳”指的是秋天枯萎的垂柳,与“闲门”相映,显得更加寂静。太阳已经西斜,只剩下了一半的光芒,照在那闲置不用的门上,增添了几分萧瑟之感。"欲送近臣朝魏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近臣"可能指的是即将离去的朋友,而"朝魏阙"则是古代都城长安的东门,意味着朋友要远行到很远的地方去。诗人想要送别,但又似乎有些犹豫不决。最后一句"犹怜残菊在陶家",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凋零之物的怜悯之情。陶家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地点或者是一个隐喻,代表着往昔的生活和记忆。而“残菊”则象征着秋天的寂寞与生命力的衰退。诗人对这些即将消逝的事物感到不舍,这种情感在古代文人中是常见的,他们经常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于时光流逝、事物变迁的感慨。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萧瑟景象,传递了一种对友人的惜别和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之情。
皇甫曾
44首
(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孝常,皇甫冉之弟。生卒年均,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杨儇榜进士。工诗,出王维之门,与兄名望相亚,高仲武称其诗“体制清洁,华不胜文”(《中兴间气集》卷下),时人以比张载、张协、景阳、孟阳。历官侍御史。后坐事贬舒州司马,移阳翟令。《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补诗2首,《唐才子传》传于世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旅舍
宋·陆游
寺钟吹动四山昏,系缆来投江上村。木落不妨生意足,水归犹有涨痕存。炉红手暖书差健,鼎沸汤深酒易温。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