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抒情
写花
情感
离别
秋天
写景
咏物
闺怨
自然之叹

赏析

这首《浣溪沙(其五)》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沈泽棠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与情感的深刻体悟。首句“觅句评茶事总休”,诗人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诗句来评价品茶之事,却最终放弃了这种尝试,暗示了内心的复杂情绪。接着,“天涯小别阻归舟”一句,点明了诗人与爱人之间的短暂分离,以及由此引发的归家不得的遗憾与无奈。这两句以平实的语言,勾勒出离别之痛的微妙感受。“情深翻觉不能愁”,情感的深厚反而让诗人感到难以言喻的沉重与困扰,这种矛盾的情绪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接下来,“那有藕丝能续恨,更无芳草可忘忧”两句,运用了藕丝和芳草这两个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化解的怨恨与难以排遣的忧愁的感慨。藕丝虽细,却无法连接断开的情感;芳草虽美,却无法消除心中的忧郁,形象地展示了情感的复杂与难以摆脱。最后,“海棠花谢怕登楼”一句,以海棠花的凋零为背景,预示着情感的衰败与失落。诗人害怕再次登上高楼,面对可能带来的伤感与回忆,这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未来可能遭遇的痛苦的畏惧。整首词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离别、情感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