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景
怀古
抒情
记梦
情感
离别
季节
秋节
写花
梅花
动物
猿鹤
山水

赏析

这首《浣溪沙·归舟志喜》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沈泽棠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归乡途中的情感与景象。“襟上征尘半臂销”,开篇即以“征尘”点明诗人长途跋涉后的疲惫与沧桑,而“半臂销”则暗示着衣物的磨损与旅途的艰辛,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归乡前的外在状态。“梅花如雪点溪桥”,诗人巧妙地将梅花比作雪花,不仅渲染了冬日的寒冷与纯净,也借梅花的开放预示着春天的来临,以及诗人内心对故乡温暖的期待。同时,“溪桥”这一意象,既勾勒出一幅静谧的冬日风景画,又为后文的“归舟”提供了背景。“风寒酒力薄难骄”,风寒不仅指自然界的寒冷,也暗喻诗人内心的孤寂与疲惫。而“酒力薄”则表达了诗人试图通过饮酒来驱散忧愁的努力,但效果有限,这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诗人复杂心境的理解。“别梦渐教轻似叶,归期欣共信如潮。”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别梦”比作轻飘飘的落叶,形象地描绘了离别之梦的轻盈与脆弱;而“归期”则被比作潮水,既表现了归乡心情的迫切,也隐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与对未来的憧憬。“故山猿鹤喜重招”,最后两句诗以“故山”、“猿鹤”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与对自然界的亲近。这里的“重招”不仅意味着诗人再次回到熟悉的环境,也寄托了诗人希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整体而言,《浣溪沙·归舟志喜》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归乡途中复杂的心境变化,以及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与向往。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