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丁
陪
祀
吾
道
贯
古
今
,
素
王
屼
宫
殿
。
千
秋
报
功
德
,
不
逐
世
代
变
。
刘
汉
过
鲁
祠
,
李
唐
进
南
面
。
尊
崇
至
皇
明
,
八
佾
太
牢
荐
。
方
兹
仲
秋
晨
,
辟
雍
事
将
献
。
大
臣
奉
朝
命
,
对
越
俪
如
见
。
庭
阶
佩
玉
和
,
廊
庑
沈
檀
遍
。
鲰
生
缀
班
行
,
朝
衣
肃
頍
弁
。
英
灵
俯
仰
间
,
心
诚
自
兢
战
。
默
惟
圣
明
时
,
不
许
他
道
煽
。
斯
文
日
月
光
,
所
以
政
治
善
。
圣
子
复
神
孙
,
绳
绳
合
师
宪
。
治
洽
永
雍
熙
,
刍
荛
罄
真
愿
。
抒情
秋天
怀古
赞颂
亲情
治国
赏析
此诗《秋丁陪祀》由明代诗人苏葵所作,描绘了秋季祭祀的宏大场景与庄严气氛。诗中以“吾道贯古今,素王屼宫殿”开篇,点明祭祀活动的历史悠久与神圣性,暗示祭祀对象的崇高地位。接着,“千秋报功德,不逐世代变”强调了祭祀活动对于传承美德、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不受时间变迁的影响。“刘汉过鲁祠,李唐进南面”两句通过历史典故,进一步强化了祭祀活动的深远意义,同时也暗含了对历代帝王推崇礼制的肯定。接下来,“尊崇至皇明,八佾太牢荐”则直接描述了祭祀仪式的隆重与庄重,八佾舞队与太牢祭品的使用,体现了对祖先及神明的尊敬与虔诚。“方兹仲秋晨,辟雍事将献”点明了祭祀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即在仲秋之晨于辟雍进行。随后,“大臣奉朝命,对越俪如见”描绘了官员们遵照朝廷命令,恭敬地参与祭祀的情景,展现了官僚体系的有序运作。“庭阶佩玉和,廊庑沈檀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祭祀现场的装饰与氛围,佩玉的和谐与沈檀的香气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肃穆而祥和的环境。最后,“鲰生缀班行,朝衣肃頍弁”则以“鲰生”的自谦,表达了即使是普通百姓也对这一神圣仪式的敬畏之心,他们的朝衣与头饰都体现出对仪式的尊重。“英灵俯仰间,心诚自兢战”一句,诗人通过个人的感受,表达了在如此庄严场合下内心的震撼与敬畏,以及对自身行为的严格要求。接下来,“默惟圣明时,不许他道煽”强调了在圣明时代,人们应遵循正道,反对邪说,保持思想的纯净与道德的高尚。“斯文日月光,所以政治善”总结了祭祀活动对于文化传承与社会治理的积极作用,通过祭祀活动,弘扬了文明与道德,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圣子复神孙,绳绳合师宪”则表达了对后世子孙继承先祖遗志、遵循师法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发扬光大。“治洽永雍熙,刍荛罄真愿”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美好祝愿,同时认为即使是普通百姓(刍荛)也有着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真诚愿望,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各阶层普遍关注与尊重的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壮观场面,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道德理念,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传统、礼仪以及社会秩序的深刻理解与高度敬仰。
猜您喜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