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
田园
喜庆
民间习俗

赏析

此诗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淳朴与和谐。首句“渴饮休寻洗耳泉”,以洗耳泉典故,反其意而用之,既点明了饮水解渴的自然场景,也暗含了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次句“野歌何处唱原田”,以“野歌”二字,生动展现了农人在田间劳作之余,放声歌唱的自在情景,充满了田园生活的乐趣和生机。接着,“喜闻社日今朝是”,一句直接点出了时间背景——社日,这是古代农村祭祀土地神的日子,象征着丰收与祈福。通过“喜闻”二字,表达了人们对即将到来的丰收季节的喜悦之情。最后,“笑趁鸡豚赛有年”,则以欢庆的氛围收尾,鸡豚代表了丰盛的祭品,人们在欢笑声中庆祝,预示着来年的丰收与幸福。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社会中农民的朴实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于自然、生活和未来的乐观态度。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追求。

猜您喜欢

冬日同何似公伍国开有开暨仁伯弟定国安国侄驼山寻梅赋
明·李孙宸
昔曾京国看梅树,盘里疏条映雪清。一枝两枝移近案,四筵宾客酒同倾。尔时作客空相忆,梦魂几越驼山侧。驿使迢遥书寄稀,罗浮月冷无消息。自从休沐返林邱,赏心还逐旧同游。同游多住梅.....
立春作(其二)
明末清初·屈大均
士女春牛会,欢娱满越台。家家人胜节,一一小年杯。生菜青丝出,陈醪白玉开。食盘邻曲馈,香杂綵花来。
初发太城留别田父
宋·范成大
秋苗五月未入土,行人欲行心更苦。路逢田翁有好语,竞说宿来三尺雨。行人虽去亦伸眉,翁皆好住莫相思。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
四明山中逢晴
宋末元初·戴表元
一冈一涧一萦隈,新岁新晴始此回。莎坂南风寅蛤出,茅檐西日一禽来。人迷白路羊群石,水捲青天雪里雷。犹是深山有寒食,梨花无数绕岩开。
鹧鸪天(其二)蒸茧
宋·王千秋
比屋烧灯作好春。先须歌舞赛蚕神。便将簇上如霜样,来饷尊前似玉人。丝馅细,粉肌匀。从它犀箸破花纹。殷勤又作梅羹送,酒力消除笑语新。
庚寅元日甲子晴
宋·洪咨夔
圣君元命是元正,三素云开甲子晴。不识姓名农圃老,相逢便与贺升平。
重九前一日同王杨二山人饮胡将军东郭草堂
明·宋登春
丫下寻陶令,篱边问葛疆。南山足芋栗,东郭此茅堂。萸酒年年事,菊花岁岁芳。白头还醉舞,休笑野人狂。
祝英台近·谷雨,课童子修灌花木
清·龚翔麟
数花风,逢谷雨。绿暗旧年树。径草须锄,莫碍燕来路。红蕉第一风流,移根记取。伴窗外、粉团春暮。井华水,玉虎汲洗梧桐,青青嫩如许。蝴蝶今番,闲了弄香否。丹萱第一忘忧,抽条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