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怀古
赞美
山水
秋节
冬景
写心志
友谊
景中含情

赏析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彭所作,名为《奉赠正平上座》。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孟冬月拜访一位高僧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对禅宗修行的深刻理解与向往。首句“若人韵凝远,天资复敦厖”以“若人”指代高僧,赞美其超凡脱俗的气质和深厚的天资。接着“萧然出尘表,幽寺听逢逢”描绘了高僧所在寺庙的清幽环境,以及作者在其中聆听佛法时的宁静心境。“剑峰极天净,悬瀑声舂撞”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纯净。“心猿久调御,业白莹明缸”则表达了对内心修行的重视,以及通过长期的调御达到心灵的纯净与清明。“残河横晓钵,霁雾起寒窗”描绘了清晨的景象,残余的河水映照着僧人的行囊,晨雾从寒窗升起,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禅馀觅佳句,鼎鼐笔能扛”则体现了诗人对禅学的深入思考与创作的热情。最后,“我来孟冬月,望履尘心降”表达了诗人自己在冬季来访时的心境变化,从世俗的尘埃中解脱出来。“世纷剧羊负,是身如帝江”将世间纷扰比作重负的羊背,而自己的身体如同承载万物的帝江,暗示了对世间烦恼的超越。“愿借三峡水,一滋陇头泷”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自然之力,为偏远地区带来生机的愿望。“永办桑门服,犹堪追老庞”则是对高僧修行精神的敬仰,希望像老庞一样,终生致力于佛法修行。整首诗通过对高僧生活环境、修行过程及诗人自身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