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猎
楚
王
云
梦
泽
,
汉
帝
长
杨
宫
。
岂
若
因
农
暇
,
阅
武
出
轘
嵩
。
三
驱
陈
锐
卒
,
七
萃
列
材
雄
。
寒
野
霜
氛
白
,
平
原
烧
火
红
。
雕
戈
夏
服
箭
,
羽
骑
绿
沈
弓
。
怖
兽
潜
幽
壑
,
惊
禽
散
翠
空
。
长
烟
晦
落
景
,
灌
木
振
严
风
。
所
为
除
民
瘼
,
非
是
悦
林
丛
。
边塞
出猎
赞颂
译文
楚王昔日云梦泽狩猎之地,汉帝往时长杨宫比武之处。
何不趁农闲之时,阅兵演练出行至轘辕、嵩山之畔。
三面包围部署精锐士卒,七队排列展示勇武英才。
寒野上霜气蒙蒙一片白,平原中猎火烧得通红。
战士手持雕饰的戈与夏朝式的箭,骑手背着羽毛装饰的绿沉弓。
野兽惊惧躲进幽深的山谷,飞鸟受惊散入青翠的天空。
长长的烟尘遮蔽了落日的余晖,茂密的灌木丛中传来凛冽的风声。
这一切作为都是为了解除百姓疾苦,而非仅仅为了享受山林间的乐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宏伟的狩猎活动,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狩猎情景的生动描写,展现了作者李世民的雄才与壮志。"楚王云梦泽,汉帝长杨宫。岂若因农暇,阅武出轘嵩。" 开篇即以历史上的楚王和汉帝为例,暗示狩猎不仅是军事训练,也是一种展现君主威严的场合。"农暇"指的是农忙之余,表现了统治者在农业社会中对民生关怀与武力展示之间的平衡。"三驱陈锐卒,七萃列材雄。" 描述狩猎时军队的排列和士兵的英勇,这里"三驱"可能指的是分三批次进行狩猎活动,而"七萃"则强调了士兵的壮观与阵容的严整。"寒野霜氛白,平原烧火红。雕戈夏服箭,羽骑绿沈弓。" 这几句生动描绘了狩猎时的自然环境和军队装备,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白色的霜氛与红色的火光,以及装饰华美的箭矢和沉重的弓箭,展现了场面的壮丽。"怖兽潜幽壑,惊禽散翠空。长烟晦落景,灌木振严风。" 这部分诗句则描写了狩猎对自然界动物的影响,以及狩猎过程中自然环境的变化,表达了一种动态和生机。最后两句"所为除民瘼,非是悦林丛。" 表明了狩猎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君主的个人享受,更重要的是为了军事训练,以增强国力,保护民众,消除社会上的疾患。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狩猎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军事、统治智慧和自然美景的深刻理解。
李世民
108首
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猜您喜欢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破虏凯歌二十四首(其十四)
宋·周麟之
何事图形到九墀,岂容鬼质近神奎。君王欲作诸戎戒,不惜云章手自题。
俞儿舞歌四首(其四)行辞新福歌
魏晋·王粲
神武用师士素厉。仁恩广覆。猛节横逝。自古立功。莫我弘大。桓桓征四国。爰及海裔。汉国保长庆。垂祚延万世。
京邸感怀三十二韵
清·边浴礼
身世艰虞里,乾坤惨澹时。不才耽薄禄,冷官滞京师。日驭瞻穹朗,云程历险巇。匡君惭汲戆,违众慕梁噫。帝载高元默,民生怆殿㕧。人方游泰宇,祸忽起潢池。天狗星飞焰,蚩尤雾展旗。负.....
门有车马客行
南北朝·张正见
飞观霞光启,重门平旦开。北阙高箱过,东方连骑来。红尘扬翠毂,赭汗染龙媒。桃花夹径聚,流水傍池回。投鞭聊静电,捐轸暂停雷。非关万里客,自有六奇才。琴和朝雉操,酒泛夜光杯。舞.....
次韵子瞻送顾子敦河北都运二首(其一)
宋·黄庭坚
儒者给事中,顾公甚魁伟。经明往行河,商略颇应史。劳人又费乏,国计安能已。成功渠有命,得人斯可喜。似闻阻饥馀,恶少惊邑里。启钥探珠金,夺怀取姝美。部中十盗发,一二书奏纸。西.....
奉和圣制潼关口号应制
唐·张说
天德平无外,关门东复西。不将千里隔,何用一丸泥。
平蛮凯歌十二首寄胡总制梅林公(其十一)
明·王慎中
天王有道自垂衣,坐付元臣禀庙机。筑观分流诸岛上,直令日?憺皇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