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湿
宿
宿
绿
写景
秋景
咏物
动物
鸥鹭
情感
思乡
赞美
沙地
莎滩
水景

赏析

这首明代张肯的《浪淘沙令·咏莎滩》描绘了一幅秋雨后沙滩的静美画面。"雨过碧云秋",寥寥数语便勾勒出雨后的清新秋景,天空如洗,碧云低垂,雨水润泽了大地,连滩头也显得格外宁静。"沧浪翻处湿纤柔",通过"沧浪"一词,暗示了江水的浩渺,水波轻拍沙滩,使得细软的莎草湿润而柔软。"谁展翠茵平似剪"运用比喻,将莎草比作精心修剪的翠色地毯,平整而美丽,生动形象。"宿鹭眠鸥"则描绘了沙滩上和谐的自然生态,白鹭和鸥鸟安然栖息,增添了宁静的氛围。"沙尾远凝眸",诗人远眺沙滩尽头,"雨惨烟愁"四字则渲染出淡淡的哀愁与迷茫,与前文的宁静形成对比,暗示了某种情感或思绪的流转。"萋萋不共水东流"进一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莎草的茂盛无法阻挡江水东流,寓意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最后两句"几度渔人来傍宿,绿映孤舟",渔人频繁地在莎滩旁歇宿,他们的存在与孤独的舟船形成对比,增添了生活的烟火气,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渔人生活的淡淡羡慕和对自然的深深眷恋。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莎滩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一种淡然又深沉的意境。

张肯

14首
一字寄梦。宋濂弟子。诗文清丽有法,尤长南词新声。卒年八十余。有《梦庵集》

猜您喜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望江南/忆江南
宋·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题马贲画鸂图
金·党怀英
双眠双浴水平溪,共看秋光卧两堤。谁信潇湘有孤雁,冷沙寒苇不成栖。
酬元员外三月三十日慈恩寺相忆见寄
唐·白居易
怅望慈恩三月尽,紫桐花落鸟关关。诚知曲水春相忆,其奈长沙老未还。赤岭猿声催白首,黄茅瘴色换朱颜。谁言南国无霜雪,尽在愁人鬓发间。
西阁雨望
唐·杜甫
楼雨沾云幔,山寒著水城。径添沙面出,湍减石棱生。菊蕊凄疏放,松林驻远情。滂沱朱槛湿,万虑傍檐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