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
殷
方
叔
徵
士
居
然
大
布
衣
,
所
贵
在
知
希
。
卧
雪
非
中
圣
,
占
星
是
少
微
。
儿
驱
晴
犊
出
,
妇
摘
晚
菘
归
。
除
却
催
诗
债
,
谁
敲
白
板
扉
。
写景抒情
人物
赞颂征士
自然景物
冬天
家庭生活
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殷方叔徵士的隐士形象,通过日常生活场景展现其淡泊名利、追求精神高洁的生活态度。首联“居然大布衣,所贵在知希”点明了人物的身份——一位穿着粗布衣服的大隐士,强调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对真正知己的珍视和渴望,而非世俗的荣华富贵。颔联“卧雪非中圣,占星是少微”运用典故,以“卧雪”比喻隐士不为世事所扰,保持清高脱俗;“中圣”即中圣人之道,这里指隐士虽身处雪中,但心志坚定,不被外界影响。“占星是少微”则暗示隐士如同星辰般默默发光,虽不显眼,却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地位。颈联“儿驱晴犊出,妇摘晚菘归”描绘了隐士家庭的日常活动,儿子赶着晴朗天气下的牛外出劳作,妻子在傍晚时分采摘蔬菜归来。这一场景温馨而和谐,体现了隐士生活的简朴与自然,同时也流露出对家庭的深厚情感。尾联“除却催诗债,谁敲白板扉”则进一步揭示了隐士的生活状态。除了写作(催诗)带来的责任外,似乎再无其他烦忧,只有敲门声打破这份宁静,这既是对隐士生活的一种诗意描绘,也暗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殷方叔徵士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隐士形象,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赏与向往。
猜您喜欢
观祝孝友画卷为赋六言一绝复以其句为题作五言四咏(其五)
宋·朱熹
茅屋无烟火,溪桥绝往还。山翁独乘兴,飘洒一襟寒。
冬夜二首(其一)
金·师拓
云破月穿牖,夜严风号隙。客子寝不安,寒灯照空壁。默然不平事,起坐长太息。书但记姓名,剑本匹夫敌。追奔慕前哲,恢张济时策。何意造物儿,重此稻粱役。兴酣气益振,孤愤远飘激。非.....
鹦鹉曲·至上京
元·冯子振
澶河西北征鞍住。古道上不见耕父。白茫茫细草平沙,日日金莲川雨。李陵台往事休休,万里漠长城去。趁燕南落叶归来,怕迤逦飞狐冷处。
谷司仆田黄门诸公见过
明·高叔嗣
山林高士驾,鸡黍野人心。不避家贫馔,难忘岁暮寻。寒城云际拥,晴树雪中深。谁念平生意,幽栖独至今。
溪桥梅
宋·方蒙仲
一阵晓风寒,惊飞点去鞍。行人易愁绝,便作柳花看。
古意赠今人诗
南北朝·鲍令晖
寒乡无异服,衣毡代文练。日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綖。荆扬春早和,幽冀犹霜霰。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见。谁为道辛苦,寄情双飞燕。形迫杼煎丝,颜落风催电。容华一朝尽,惟馀心不变。
南乡子·题南剑州妓馆
宋·潘牥
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应是蹑飞鸾,月下时时整佩环。月又渐低霜又下,更阑,折得梅花独自看。
失题(其一)
明·黄锦
绿野方逃暑,芳园续荐凉。徵歌鱼在藻,酌水瀚流香。□饮忘多伏,豳衣戒早霜。因君得胜赏,此意岂能忘。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