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
地点
功臣庙
怀古
历史
战争
抒情

赏析

这首诗《功臣庙》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著名诗人吴伟业所作,通过对功臣庙中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对古代英雄豪杰的敬仰与感慨。首联“画壁精灵间气豪,鄂公羽箭卫公刀”以夸张的手法,将功臣庙中的壁画比作灵动的精灵,它们之间洋溢着英雄的豪气。鄂公和卫公则是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他们的羽箭和宝刀象征着英勇和力量,描绘出庙内壁画所展现的历史英雄形象。颔联“丹青赐额丰碑壮,棨戟传家甲第高”进一步赞美了功臣庙的建筑与装饰。丹青是指精美的绘画,赐额则意味着庙宇得到了官方的正式命名或表彰。丰碑壮和棨戟传家甲第高,分别形容了庙宇的庄严与家族荣耀的传承,体现了对功臣后人世代显赫的赞誉。颈联“鹿走三山争楚汉,鸡鸣十庙失萧曹”运用典故,鹿走三山比喻楚汉争霸的激烈战争,鸡鸣十庙则暗示了多个庙宇中英雄事迹的广为流传。萧曹指的是西汉时期的两位名相萧何和曹参,这里通过“失”字,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英雄的事迹可能逐渐被遗忘,但依然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尾联“英雄转战当年事,采石悲风起怒涛”总结全诗,表达了对英雄们当年征战往事的怀念与感慨。采石悲风起怒涛,既描绘了战场上的悲壮景象,也暗喻了历史长河中英雄事迹的激荡与影响,引发人们对英雄精神的深思。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对功臣庙中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吴伟业

214首
别署鹿樵生、、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