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
臣
庙
画
壁
精
灵
间
气
豪
,
鄂
公
羽
箭
卫
公
刀
。
丹
青
赐
额
丰
碑
壮
,
棨
戟
传
家
甲
第
高
。
鹿
走
三
山
争
楚
汉
,
鸡
鸣
十
庙
失
萧
曹
。
英
雄
转
战
当
年
事
,
采
石
悲
风
起
怒
涛
。
地点
功臣庙
怀古
历史
战争
抒情
赏析
这首诗《功臣庙》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著名诗人吴伟业所作,通过对功臣庙中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对古代英雄豪杰的敬仰与感慨。首联“画壁精灵间气豪,鄂公羽箭卫公刀”以夸张的手法,将功臣庙中的壁画比作灵动的精灵,它们之间洋溢着英雄的豪气。鄂公和卫公则是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他们的羽箭和宝刀象征着英勇和力量,描绘出庙内壁画所展现的历史英雄形象。颔联“丹青赐额丰碑壮,棨戟传家甲第高”进一步赞美了功臣庙的建筑与装饰。丹青是指精美的绘画,赐额则意味着庙宇得到了官方的正式命名或表彰。丰碑壮和棨戟传家甲第高,分别形容了庙宇的庄严与家族荣耀的传承,体现了对功臣后人世代显赫的赞誉。颈联“鹿走三山争楚汉,鸡鸣十庙失萧曹”运用典故,鹿走三山比喻楚汉争霸的激烈战争,鸡鸣十庙则暗示了多个庙宇中英雄事迹的广为流传。萧曹指的是西汉时期的两位名相萧何和曹参,这里通过“失”字,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英雄的事迹可能逐渐被遗忘,但依然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尾联“英雄转战当年事,采石悲风起怒涛”总结全诗,表达了对英雄们当年征战往事的怀念与感慨。采石悲风起怒涛,既描绘了战场上的悲壮景象,也暗喻了历史长河中英雄事迹的激荡与影响,引发人们对英雄精神的深思。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对功臣庙中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吴伟业
214首
别署鹿樵生、、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酬对雪见寄
唐·许浑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