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乡
子
·
新
浴
·
牡
丹
头
高
耸
翠
云
寒
。
时
世
新
妆
唤
牡
丹
。
岂
是
玉
楼
春
宴
罢
,
金
盘
。
头
上
花
枝
斗
合
欢
。
著
意
画
烟
鬟
。
用
尽
玄
都
墨
几
丸
。
不
信
洛
阳
千
万
种
,
争
看
。
魏
紫
姚
黄
总
一
般
。
写花
咏物
赞颂
春花
地方赞颂
城市赞颂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牡丹图景,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牡丹的美丽和独特魅力。"高耸翠云寒",形象地写出牡丹花枝繁茂,仿佛直插云霄,带有一丝冷峻的气质。"时世新妆唤牡丹",暗示牡丹以其独特的姿态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如同女子精心打扮迎接新的时代。"岂是玉楼春宴罢,金盘",暗指牡丹盛开的季节仿佛是春宴的延续,花朵犹如金盘中的珍宝,华贵而璀璨。"头上花枝斗合欢",则将牡丹比喻为佳人头上的装饰,竞相绽放,象征着欢乐与和谐。下片进一步刻画牡丹的细致入微:"著意画烟鬟",形容画家用心描绘牡丹如烟如雾的秀发,展现出其如梦如幻的美。"用尽玄都墨几丸",夸张地表达画家对牡丹的热爱,不惜耗尽珍贵的墨水来描绘。"不信洛阳千万种,争看",强调即使洛阳牡丹种类繁多,人们还是被眼前的这一朵所吸引,凸显出此牡丹的独特魅力。最后,"魏紫姚黄总一般",以魏紫和姚黄两种名贵品种的牡丹并列,说明无论品种如何,眼前这朵牡丹的美丽丝毫不逊色,传达出作者对牡丹的赞美和对美的追求。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牡丹的高贵气质和艺术价值,表达了作者对牡丹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吴伟业
214首
别署鹿樵生、、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猜您喜欢
满庭芳(其三)探梅
宋·葛立方
狂吹鸣篱,祥霙剪水,分明欺压寒梅。冰威初敛,曦影上池台。应有一番和气,南枝上、恐有春来。须勤探,呼吾筇杖,屐齿上苍苔。春风,浑未到,徘徊香径,巡绕千回。见琼英一点,小占条.....
病起观垂丝海棠感慨作二绝句(其二)
宋·饶节
卖花担上誇桃李,顿使春工不值钱。莫怪海棠不受折,要令笄珥绝凡缘。
赠林庆铨联
清·邹戴尧
房中松竹梅三友;海内诗书画一家。
感寓二首(其一)
元·曹之谦
中林有幽兰,罗生杂众草。地僻人不知,芬芳空自好。严霜凋古木,岁晚难独保。愿充君子佩,探撷尚未早。安得清风来,吹香出林表。
知如居,门前即大路
清·郭伦伍
知机且养到虚心,竹立园林堪节取;如愿得春风满眼,梅传驿路带香来。
和舒伯源梅花韵(其四)
宋·李正民
檐卜花开鹫岭西,何如江国见纤肌。自矜六出非凡格,独占三冬最晚时。刻玉漫劳誇智巧,镂冰那复耐风吹。短墙深院凄凉甚,竹外攲斜一两枝。
芍药诗(其三)
宋·王禹偁
满院匀开似赤城,帝乡齐点上元灯。感伤纶阁多情客,珍重维扬好事僧。酌处酒杯深蘸甲,折来花朵细含棱。老郎为郡辜朝寄,除却吟诗百不能。
满江红·奉酬曾端伯使君,兼简赵若虚监郡
宋·向子諲
雁阵横空,江枫战、几番风雨。天有意、作新秋令,欲鏖残暑。篱菊岩花俱秀发,清氛不断来窗户。共欢然、一醉得黄香,仍叔度。尊前事,尘中去。拈花问,无人语。芗林顾灵照,笑抚庭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