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作者
词牌
对联
名句
赞颂
成语
古诗词在线搜索
搜索

盱眙

重置
标签:
写景抒情豪放怀古情感山水赞美咏物思乡地点友情
作者:
诗经李白杜甫苏轼白居易李清照辛弃疾杜牧陆游李商隐
朝代:
不限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
  • 盱眙馆中题云山图

    详情
    [宋] - 章甫
    北风三日吹黄土,长淮浪高少人渡。
    北方的大风吹了三天,带来了黄土,长淮河的浪涛汹涌,很少有人渡河。
    客愁正坐小窗间,眼明见此江南山。
    客居他乡的忧愁正坐在小窗边,眼睛却看到了江南的山。
    好山连娟螺髻鬟,白云无心终日閒。
    美丽的山峰连绵不断,像女子头上的发髻,而白云则悠闲地漂浮在空中。
    野桥溪水流弯环,旁有幽人昼掩关。
    野外的桥下溪水弯弯曲曲地流淌着,旁边有隐士在白天关着门。
    道路只今多险艰,林泉有约吾当还。
    如今道路多艰险,但我与林泉已有约定,我应当回去。
    黄精可驻冰雪颜,时时令人双鬓斑。
    黄精可以保持青春常驻,但也会让人的双鬓斑白。
    写景写山抒情地方盱眙馆节气冬季赞美
  • 食淮白鱼二首(其一)

    详情
    [宋] - 曾几
    十年不踏盱眙路,想见长淮属玉飞。
    安得玻瓈泉上酒,藉糟空有白鱼肥。
    怀古写景咏物情感思乡季节秋季赞美写水盱眙地点
  • 送遆思诚出盱眙教谕

    详情
    [元] - 成廷圭
    年年送人作校官,也知当代重儒冠。
    固因学舍人才盛,自觉戎藩礼数宽。
    一县士风今日见,百年师道后来看。
    淮山堂上清于水,莫遣惊尘到杏坛。
    送别赞美抒情读书地点盱眙
  • 至盱眙作

    详情
    [宋] - 孔平仲
    邮亭系马日西斜,却向盱眙望白沙。
    春色淡中唯有柳,晓风狂过已无花。
    古人出处真难一,吾道穷通未可涯。
    白水黄粱不须具,呼奴挈榼取流霞。
    写景春天咏物柳树抒情哲理怀古地点盱眙山水
  • 次韩无咎盱眙道中韵

    详情
    [宋] - 章甫
    人家过午绝炊烟,陇上羸牛挽不前。
    第一行“人家过午绝炊烟,陇上羸牛挽不前。”描述的是,当太阳过了中午时,人们已经不再生火做饭,炊烟也已消散。在田地之间的瘦弱老牛拉着重物,步履却不再向前。
    寇退皇恩方掩骼,民饥客饭只烹鲜。
    第二行“寇退皇恩方掩骼,民饥客饭只烹鲜。”的意思是,在战乱退去之后,皇上的恩德才得以让百姓安葬死去的亲人和家畜;虽然人民饥寒交迫,但是只能以简单的方式,用简单的食物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观风到处春随马,楗水归时月满川。
    第三行“观风到处春随马,楗水归时月满川。”的翻译是,每到一处都可以感受到春风随我而行;而当用楗(jiàn)取水的时候,发现水满如川流。
    王事独贤无倦色,鸡鸣起坐屋三椽。
    第四行“王事独贤无倦色,鸡鸣起坐屋三椽。”描述的是一位贤能的人在为王事服务时,始终没有倦色。他每天早早起床,即使鸡鸣声刚刚响起,他便开始忙碌于屋舍的三个房间之中。
    写景抒情民谣怀古地点盱眙季节春秋天
  • 盱眙旅舍

    详情
    [宋] - 路德章
    道旁草屋两三家,见客擂麻旋点茶。
    渐近中原语音好,不知淮水是天涯。
    写景思乡山水地点盱眙抒情
  • 和胡戢七首(其二)

    详情
    [宋] - 晁补之
    相逢樽酒未辞深,握手盱眙十载心。
    1、我们相遇后共饮美酒,谈笑风生,情谊深厚,十年来在盱眙的点点滴滴都铭记在心。
    车马凄凉人夜别,出门落月与横参。
    2、在这个夜晚,车马寂寥无人,我们彼此告别,出门时落月如钩,斜挂在天空,似乎也在默默送别。
    离别抒情写景情感友情地点盱眙夜别
  • 送顾非熊作尉盱眙

    详情
    [唐] - 刘得仁
    一名兼一尉,未足是君伸。
    他既是官员又是尉官,但这并不足以展现你的才能。
    厉数为诗者,多来作谏臣。
    那些以诗文严厉批评时弊的人,往往成为直言进谏的大臣。
    路翻平楚阔,草带古淮新。
    道路经过平坦的楚地显得开阔,沿途的草丛带着古老淮河的新绿。
    天下虽云大,同声有几人。
    虽然天下广阔,但能共鸣同一声音的人又有几个呢?
    送别抒情地点盱眙怀古赞美哲理
分组推荐
小学古诗文
唐诗三百首
四言诗
五言诗
六言诗
七言诗
词
骚
乐府曲词
排律
曲牌名
朝代
不限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热门标签
写景
抒情
豪放
怀古
情感
山水
赞美
咏物
思乡
地点
友情
离别
送别
春天
显示全部
赋春古诗文网,汇集最全诗词古文,优质详尽的国文学习平台。
赋春古诗文版权所有用户协议免责声明反馈与建议皖ICP备202403010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