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线搜索
徐舫
元末明初
15首诗词
自号沧江散人。幼轻侠,好击剑、走马、蹴鞠,工诗。元行省参政苏天爵将荐之,避去。后刘基受朱元璋征,邀之同行。舫荷蓑笠以见,酌酒赋诗而别。筑室江边,终老其间。有《瑶林》、《沧江》二集
生卒年:1299—1366
字:方舟
籍贯:元明间浙江桐庐
- [元末明初] - 徐舫晓上桐君宿雾收,岚光苍翠恣夷犹。早晨桐君山上,夜雾渐渐散去,山岚的光影在苍翠的景色中自由流淌。丹炉秘诀归仙子,清景吟怀属士流。炼丹炉中的秘诀为仙子所拥有,而那清幽的景色和诗情则属于文人墨客。七里滩横孤棹影,立山钟响五更头。七里滩前,孤舟的影子横卧其中,山间的钟声在五更天时分响起。古来潇洒称名郡,莫把繁华数汴州。这片地区自古以来就因其洒脱闻名,其名气堪比名郡,而人们不必为了繁华而去数汴州。
- [元末明初] - 徐舫子陵何为隐,汉爵不肯受。子陵为何选择隐居,不愿接受汉朝的爵位?天子下皆臣,独称天子友。天子以下的官员都是臣子,但他却独享与天子的友情。平生一羊裘,甘作烟波叟。他一生只穿一件羊皮袄,甘愿做那烟波浩渺的隐士。迨今双台石,高风清宇宙。直到今天,那双台石仍在那里,他的高风亮节清净了整个宇宙。夫何钓者徒,千古祠弗朽。那些只是钓鱼的人,他们的名声却能流传千古,祠庙永不衰败。烈烈云台功,丹青今在否?烈烈云台上的功勋,如今是否还留有丹青的记载?
- [元末明初] - 徐舫天龙古洞几年时,时雨流酥润石衣。古洞天龙已经存在了多年,细雨滋润着石衣。流水桃花春不老,乱山云树翠相依。春意不老的流水桃花,与杂乱的云树翠绿相依。碧鸡叫月神魂杳,白鹤凌空仙驭飞。碧鸡鸟在月下鸣叫,仿佛有神魂飘渺的感觉,白鹤在天空中飞翔,如同仙人的驾驭。昨夜大风环佩响,洞宾何处浪吟归?昨夜有大风响起环佩声,洞宾(可能指某位道家人物)在何处吟咏归去?
- [元末明初] - 徐舫古昔有仙君,结庐憩桐木。古时候有一位仙人,他在桐木下建了一座屋子休息。问姓即指桐,采药秘仙箓。询问他的姓名时,他指向桐木说这就是他的名字,他采集药材,秘藏着仙人的药方。黄唐盛礼乐,曷去遁空谷。他身处黄唐盛世,礼乐昌盛,但最终选择隐居空旷的山谷。接迹许由俦,旷志狎麋鹿。他与许由一类的人接迹相连,他的志向高远,与麋鹿为伴。槲叶为制衣,松苓聊自服。他用槲树的叶子做衣服,用松苓作为自己的食物。山中谅不死,时有飞来鹄。在山中他确实没有死去,时常有飞来的白鹤陪伴。余欲访仙晴,云深不可躅。我想去寻找这位仙人的踪迹,但云雾缭绕,无法前行。
- [元末明初] - 徐舫西来宝刹几年深,寂寂松关掩白云。风里草香山麝过,雨中果熟野猿分。楼台锁翠幽林静,钟鼓飞声下界闻。头白老僧相对坐,懒将面目看韩文。
- [元末明初] - 徐舫屹立乾坤不问年,独高高出万重山。矗立在天地间,不问岁月长短,独自高耸于万重山之上。塔簪顶上天梯峻,路出空中石磴艰。塔顶高耸如簪,通向塔顶的天梯陡峭峻拔,通向塔顶的路隐藏于空中,蜿蜒的巨石台阶攀登艰难。云叶孤飞终莫碍,斗杓斜倚竟难攀。云彩像叶子一样独自飘飞,却没有任何阻碍,斗杓(古人指星斗的标志)斜靠在塔上,仿佛难以攀爬。崇高岂是丘陵伍,泰岳分明伯仲间。这座崇高的建筑并不是丘陵所能比拟的,它和泰山一样高大,两者之间不分伯仲。
- [元末明初] - 徐舫万仞寒容尺度量,巍然亘古独苍苍。万丈高峰上的寒冷容颜用尺度来衡量,它巍峨地横亘古今,独自显露出苍茫的面貌。三秋风露松梢月,九夏林泉石上霜。秋风中,松树梢头带着露水,月色清凉;夏天时,林间泉水边,石上落满白霜。野径晴烟笼树白,危峰暮霭接天黄。野外小路上的晴空烟雾围绕着树木显得格外白净,危险的山峰在傍晚的云气中与天边的黄色相接。我游乘兴吟魂爽,浪欲骑鹏谒帝乡。我游历此地兴致高昂,吟咏的魂魄感到清爽,甚至想要骑上神鸟前往仙境拜谒帝乡。
- [元末明初] - 徐舫仙驭乘鸾去不停,青山依旧抱荒城。乘着仙鹤的马车离去不停歇,青山依旧环绕着荒芜的城池。风香药草春云暖,露冷桐花夜月明。春风中,药草的香气四溢,暖云在天空中漂浮;夜晚,露水冷清,桐花在月光的照耀下绽放光彩。县近故庐堪认姓,鹤归华表自呼名。县城近在咫尺,看见故居后确认了姓名;而昔日的仙鹤从天空回归华表之端,可以高声自呼名号。千年往事俱尘土,时听樵林吹笛声。千年往事如尘土般消逝,时常可以听到樵夫在林中吹响笛声。
- [元末明初] - 徐舫鬼削天镵万仞尖,鸿濛判后只巍然。高山如同被神鬼削去,锋利而陡峭的尖顶耸立天际,在天地未分之时就已经显得威严巍峨了。丹青色澹笼晴日,水墨光浓罩翠烟。山上的红色和青色的颜色,被明净的阳光淡淡地映照,形成的水墨般的光泽覆盖着碧绿的云烟。岸比群峰咸拱翠,江南一柱独擎天。江岸边的景色与群峰相映成趣,都环绕着翠绿的颜色,而这座山就像江南的支柱一样,独自支撑着天空。天然大笔谁能把,为扫鹅溪万幅笺。谁能够用这样的大自然之笔,把眼前的景象画下来呢?简直可以一扫鹅溪之上的万张笺纸,尽收画家的眼中。
- [元末明初] - 徐舫误踏瑶阶一片霜,侵鞋不湿映衣凉。误踏上铺满瑶阶的一片霜,它映照在鞋上却没有湿透,反而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照来云母屏无迹,穿入水晶帘有光。照进来的光线透过云母屏风似乎没有留下痕迹,穿过水晶帘子却显得格外明亮。雪影半窗能共白,梅花千树只多香。窗外的雪影与我相伴,显得格外白净;而窗外的梅花开放千树,只增添了更多的香气。故人疑似见颜面,残夜分明在屋梁。似乎看到了故人的容颜,那残夜时分,月光照在屋梁上,让人倍感思念。
- [元末明初] - 徐舫出塞风沙不浣衣,要分秋色占鸥机。戍守边关的将士在风沙中不换洗衣服,他们要分得秋天的景色,占得捕鱼的机会。远书玉字传霜信,斜落银筝映冷晖。远方的书信通过玉笺传递着秋霜般的消息,斜落下的银筝映照着冷清的月光。楚泽云昏无片影,湘江月黑见孤飞。楚地的云雾昏暗不见一片影子,湘江边月色黑暗只见孤雁飞翔。当年系帛还苏武,汉节仍全皓首归。当年苏武系着帛书回归汉朝,汉朝的符节仍然完好无损,他满头白发回到故土。
- [元末明初] - 徐舫洞传缑岭似,仿佛玉笙清。第一句“洞传缑岭似,仿佛玉笙清。”的意思是:在缑岭之地似乎能感受到一种空灵的洞天传音,那声音仿佛是从玉制的笙中传出的,清晰而悠扬。石或藏渔鼓,云从隔犬声。第二句“石或藏渔鼓,云从隔犬声。”的意思是:在某处石头下或许藏有渔鼓(一种古代的乐器),而云雾缭绕之处则隔断了犬吠之声,显得格外宁静。乍居人颇怪,异听耳初惊。第三句“乍居人颇怪,异听耳初惊。”的意思是:乍然间(出现这种情况)使居住此地的人们觉得颇为怪异,不同于常有的声音让他们初听时都感到惊异。子晋壶天有,莫疑彩凤鸣。第四句“子晋壶天有,莫疑彩凤鸣。”的意思是:在壶天之中(或指某个地方)有子晋之流的存在,请不要怀疑那里有彩凤在鸣叫。这句话似乎是在赞美某地如同仙境一般。
- [元末明初] - 徐舫先生远有烟霞趣,镌玉捐金隐者祠。先生有着遥远的烟霞之趣,像隐者一样在玉石上刻下自己的心愿。瑶草久荒云一片,碧桐仍见凤双枝。瑶草在一片云雾中久已荒芜,但仍然能看见双枝的凤凰与碧绿的梧桐相伴。芙蓉日静文书暇,杖履春来啸咏迟。芙蓉在阳光下静默,书本和文章是先生闲暇时的伴侣,春天里,他拄着拐杖悠闲地吟咏。他日幽期何处好,寒松花发鹤归时。未来幽静的约定在哪里最好呢?大概是在寒松花开,鹤鸟归来的时刻吧。
- [元末明初] - 徐舫天乐遥风散碧扉,躬劳幕长迎仙归。閒云敛敛凝盖立,白鹤亭亭向水飞。上世人传草木食,幽情自寄渔樵衣。春来岩谷百花发,胜日携壶上翠微。
- [元末明初] - 徐舫山势联翩青凤凰,梧桐花老旧祠堂。神仙往昔千年事,岩谷犹今百草香。世代无人谈角绮,衣冠有像配羲皇。仍传松顶双双鹤,沧海飞来岁月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