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怀古
抒情
写景
读书
历史
情感

译文

文皇帝遗命以土为殉埋于昭陵,兰亭的神迹也被埋藏于千古。
率更拓展的副本被刻在坚硬的石上,盐帝的装束则被留在定武。
薛家翻刻的版本被贵人所珍藏,旧本和龛则归入御府。
烟尘弥漫空中,渡过黄河,中原地区荆棘丛生,豹虎横行。
维扬苍老的人驾车南行,百年文物难以弥补其损失。
许多人争相摹写新版本,却因倾覆而使丑陋的习俗失去了规矩。
现在薛本也变得罕见,髹■的典型仍显得妩媚动人。
清欢的盛会无需过多传扬,而右军的其它书帖却有成千上万。
假称此笔不能再写,感慨地陈说旧迹以表达心中的情感。
今昔对比无休无止,手中掩着书卷,面对着秋雨。

赏析

这首诗《题定武兰亭副本》由宋代诗人何基所作,通过对“定武兰亭”这一书法名迹的描绘与感慨,展现了其对古代文化珍品的深刻理解和深厚情感。首句“文皇命殉昭陵土,兰亭神迹埋千古”,开篇即以宏大的历史背景引入,将“兰亭”这一书法瑰宝置于帝王陵寝的宏大叙事之中,暗示了其非凡的历史地位与深远的文化价值。接着,“率更拓本勒坚珉,盐帝归装留定武”,进一步描述了“兰亭”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与保存,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拓本与归藏,展现了其跨越千年的生命力。“薛家翻刻愚贵游,旧本和龛归御府”,则揭示了“兰亭”在民间与宫廷之间的流转,以及不同阶层对其态度的变化。薛家的翻刻虽为权贵所乐,但最终仍回归皇家收藏,体现了古代社会中文化资源的集中与垄断。“烟尘横空飞渡河,中原荆棘交豹虎”,描绘了战乱时期的文化命运,形象地展示了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珍贵文化遗产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维扬苍莅驾南辕,百年文物不堪补”,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中文化损失的惋惜之情,强调了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纷纷好事竞新摹,倾敧丑俗亡遗矩”,批评了后世对于经典作品的盲目模仿与破坏,呼吁保持对传统艺术的尊重与敬畏。“如今薛本亦罕见,髹■典型犹媚妩”,指出尽管时代变迁,但“薛本”依然珍贵,其独特的魅力依旧吸引着人们。“清欢盛会何足传,右军他帖以千数”,表达了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广泛流传与影响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对“兰亭”这一特定作品的独特价值的认识。最后,“今昔相视无已时,手掩尘编对秋雨”,以一种深沉的情感收尾,表达了对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遗产的深深眷恋与保护意识。整首诗通过对“定武兰亭”这一具体对象的描绘与反思,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情厚意,也反映了其对历史变迁、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