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地点
情感表达
季节
景物
写实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的《渡淮喜而有作》,表达了诗人乘船过淮南时的心情。首句“船过淮南岸”,描绘了诗人行舟至淮河岸边的情景,暗示着旅程的进展。次句“心如已到家”则传达出诗人内心对家乡的强烈思念和归家的急切之情。第三句“何常异风景”,诗人感慨沿途风景虽常新,但心中所想的是家乡的风土人情,暗示着无论何处,都不及故乡亲切。第四句“正尔辨戎华”,这里的“辨戎华”可能是指识别出熟悉的本土事物,进一步强调了对家乡的认同感。第五、六句“病体辞深辙,征衣脱旧沙”,诗人以身体状况不佳和旅途劳顿为由,表达了对舒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最后两句“江南即仙国,何必上星槎”,诗人将江南比喻为仙境,认为即使身处人间,江南的美好已经足以媲美仙境,表达了对江南的极高赞美,同时也表达了无需远游求仙,眼前的生活就足够美好的愿望。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渡淮过程中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情感真挚,语言质朴。

姜特立

896首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猜您喜欢

早秋夜作
唐·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饮黄池朱友龙舍
宋·董嗣杲
换舟入里港,那惧江风横。今夕月色朗,天下呈圆镜。小舣蕃庶乡,夜灯万星映。倏逢可人情,立论不失正。挥毫喜相誉,笔势自遒劲。酒壶不住荡,斟酌各取性。不强亦不辞,此醉颇入圣。江.....
出游
宋·陆游
举世谁能伴我闲,出游随处一开颜。系船扛鼎将军庙,秣蹇流觞内史山。小市况经摇落后,高城回望莽苍间。归来灯火湖塘晚,指点柴门未上关。
孟夫子生生亭赋
唐·卢仝
玉川子沿孟冬之寒流兮,辍棹上登生生亭。夫子何之兮,面逐云没兮南行。百川注海而心不写兮,落日千里凝寒精。予日衰期人生之世斯已矣,爰为今日犹犹岐路之心生。悲夫!南国风涛,鱼龙.....
妙香词
唐·不详
劝君酒莫辞,花落抛旧枝。只有北邙山下月,清光到死也相随。
瀼西寻少陵故宅不得
清·黄琮
君心出峡水,日夜趋襄阳。萍踪滞夔府,两鬓成秋霜。西阁闻猿声,终日涕泗滂。白盐与赤甲,万仞山苍苍。我来寻瀼西,村树亦已荒。故券傥可得,为君新草堂。
忆舍利殿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圆月有情夜,松风无尽年。暗凉生殿石,微热上炉烟。结像长如在,龛灯共不眠。诸天有成毁,悲泪自成天。
重至临安分司
明·童轩
公署睽违又一期,重来仍值禁烟时。阑干渍雨花枝重,亭馆留寒燕乳迟。无事且谋犀首饮,有怀多寓少陵诗。东风可是无情甚,白雪盈头不肯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