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

)

山水
写景
秋天写景
感怀
情感表达
咏物
自然赞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青城山和太华峰的壮丽画面,宛如一幅山水画卷。"青城山里屏风叠"形象地写出青城山峰峦叠嶂,如同屏风般错落有致,展现了山势的峻峭与深远。"太华峰头腰带鞓"则将太华山比作一位身着华丽腰带的英姿男子,突显了山峰的挺拔与威严。诗人在此表达了想要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心境,"跨鹤横空吾欲去"借用仙鹤翱翔天际的意象,表达了自己渴望飞翔于九天之上,远离尘世纷扰的愿望。"九秋月露看青冥"进一步描绘了在清冷的秋夜,站在高处仰望星空,感受天地间浩渺无垠的意境,寓意着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寄寓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人生理想,体现了宋代理想主义和隐逸情怀的特色。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白云庵谒先君寺丞诗
宋·郑康佐
清癯野鹤姿,问道羽衣客。白云濯飞泉,青霞窥裂石。閒猿啸清晓,药鸟鸣日夕。幽人不可见,百拜访遗迹。
齐天乐(其四)红叶
清·黄燮清
胭脂点染天涯树,迷离变成朱紫。雁背霜痕,鸦边霁色,写出平林萧寺。篷窗醉倚。指流水空山,落霞飞起。驻得丹颜,此中应有赤松子。凭高还更极目,望江城似画,秋艳如此。锦叠华年,绯.....
东皋看梅
清·顾峵
入门一片白,放眼及兹辰。艳雪飞深树,香风吹比邻。林栖处士鹤,园灌洞庭人。预拟新亭落,红栏靠此身。
奉和圣制幸白鹿观应制
唐·张说
洞府寒山曲,天游日旰回。披云看石镜,拂雪上金台。竹径龙骖下,松庭鹤辔来。双童还献药,五色耀仙材。
谢梁尊师见访不遇
唐·李翔
晓斲黄精昼未还,岂知仙老降柴关。一声归鹤唳江口,数片白云遗竹间。怅望有惭劳羽驾,差池不得礼冰颜。秋风独倚书斋立,遥想真晖对暮山。
奉和袭美添渔具五篇(其三)蓑衣
唐·陆龟蒙
山前度微雨,不废小涧渔。上有青袯襫,下有新腒疏。滴沥珠影泫,离披岚彩虚。君看荷制者,不得安吾庐。
赠竹溪
宋·许月卿
子厚有溪浑未竹,徽之有竹不能溪。试问竹溪何所似,风流六逸共标题。
甲辰九月五日迎司马兰亭过蔡廷章宿(其一)
明·顾清
岸侧野花香拂棹,竹间细水暗通船。尘中已觉俱成梦,幽处真疑别有天。红敛江村寒映日,翠浮沙市晚生烟。平生不为耽幽兴,容易那能到辋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