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虞山祠
秋景
怀古
抒情
哲理
写山
写雨
赞美
古风

译文

漓江边秋日谒见上皇祠,古今的观念没有改变。
民众对于此刻的困境无法解决,天空的风为何仍然不停歇地吹着。
山连着韶石,云彩在晚间归来;雨中苍梧的雁群飞行缓慢。
真正的治国之策就像垂下衣裳般容易实现,每一次瞻仰你的遗迹,都不禁思绪万千。

赏析

此诗《谒虞山祠》由明代诗人释今辩所作,描绘了诗人对虞山祠的拜谒之情,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首句“漓江秋谒上皇祠”,点明时节与地点,秋日的漓江边,诗人前往上皇祠拜谒,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深沉的氛围。接着“今古平观世未移”,诗人以客观的视角审视古今,指出世界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流露出对永恒与不变的感慨。“民愠此时无用解,天风何事尚频吹”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人间疾苦,感叹民众的痛苦难以解决,而自然界的风却依然频繁吹拂,形成强烈对比,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自然现象之间关系的深思。“山连韶石云归晚,雨暗苍梧雁度迟”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凄美的山水画卷,山峦相连,云雾缭绕,雨幕笼罩着苍梧,大雁缓缓南飞,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含着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最后,“洵是垂裳能至治,一回瞻仰不胜思”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认为只有通过治理国家,才能达到天下太平的状态,每一次的瞻仰都让人心生无限思绪,体现了诗人对政治清明和社会和谐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更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猜您喜欢

谒夫子庙
清·顾炎武
道统三王大,功超二帝优。斯文垂彖系,吾志在春秋。车服先公制,威仪弟子修。宅闻丝竹响,壁有简编留。俎豆传千叶,章逢被九州。独全兵火代,不藉庙堂谋。老桧当庭发,清洙绕墓流。一.....
泊金山寺二首十月将趋行在(其一)
明·王守仁
但过金山便一登,鸣钟出迓每劳僧。云涛石壁深龙窟,风雨楼台迥佛灯。难后诗怀全欲减,酒边孤兴尚堪凭。岩梯未用妨苔滑,曾踏天峰雪栈冰。
答赵壶石象山松下见怀原韵
清·李澄中
别后桃花几遍开,旧题石壁长莓苔。屋梁月落天南北,山路云深梦往来。幽洞尚留寻胜屐,故人多负出群材。须眉空向他乡老,好护新松待我回。
天界寺
明·蔡羽
秋晨慕虚览,梵宇谢埃郁。前垄未及逾,中林庶款述。入门蹑飕岩,循隩多扃坰。紫院阴霞兴,瑶阶锦苔出。问柏知僧年,藉花荫佛日。昼憩夕忘返,神恬形寡役。忏往坐独冥,玩空尘徐拂。终.....
题金陵天庆观钟阜轩
宋·贺铸
霞构云扉不著关,甍檐开处见人间。断墙废井连东第,白塔青松对北山。昨夜桂娥奔月去,经秋芝盖御风还。玉虚真籍家声在,再熟金桃愿一攀。
韶阳恭谒虞帝庙有赋(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南巡往日怜韶石,遍奏鸣琴六六峰。天阙自开双锦绣,翠华长驻一芙蓉。月明瑶瑟来双女,风起珠尘绕六龙。云里帝城蒲阪似,葱葱御气绛绡重。
九日焦山登高同公渚作寄君适庐山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穿上烟萝拾堕樵,连江寒籁起萧萧。已先霜木惊摇落,暂狎风鹰共泬寥。寄远恨无书付雁,浇愁难倚酒盈瓢。断崖何与人间世,溅蚀潮痕永不销。
乙酉九月从李元甫宫谕再登峄山
明·于慎行
旧隐名峰岱岳前,重扶秋雨上层颠。阴厓尚驻千春草,险磴争飞万木烟。河势遥分双白练,山形近作九青莲。狂来欲问巴渝客,得似华阳几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