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侬
谣
四
座
且
勿
喧
,
听
我
歌
吴
侬
。
二
月
春
澹
沲
,
桃
杏
连
村
红
。
壶
酒
操
豚
蹄
,
太
守
出
劝
农
。
所
忻
风
雨
时
,
击
壤
歌
屡
丰
。
榆
火
发
新
燧
,
柳
烟
散
轻
风
。
条
侬
墙
下
桑
,
浸
侬
水
中
穜
。
谷
雨
侬
播
种
,
盈
畴
绿
葺
葺
。
四
月
五
月
交
,
移
秧
向
田
中
。
手
龟
指
流
血
,
壁
立
环
堵
空
。
野
菜
杂
糠
籺
,
饥
肠
岂
能
充
。
八
月
官
仓
开
,
新
谷
不
得
舂
。
晚
禾
穗
离
离
,
大
风
来
自
东
。
摇
落
满
区
亩
,
太
息
心
忡
忡
。
收
穫
将
上
场
,
伍
长
追
呼
忙
。
荷
锄
携
畚
锸
,
何
暇
别
耶
娘
。
言
开
白
茅
港
,
兼
程
冒
严
霜
。
州
官
点
侬
名
,
里
正
与
侬
粮
。
夜
投
草
中
宿
,
重
趼
脚
成
疮
。
昧
爽
起
负
土
,
夜
继
灯
烛
光
。
千
夫
百
夫
长
,
程
度
施
鞭
榜
。
里
胥
至
侬
家
,
催
粮
入
官
仓
。
况
无
弟
与
兄
,
有
米
不
得
将
。
吞
声
语
哽
咽
,
独
立
野
徬
徨
。
朝
行
河
堤
上
,
暮
宿
河
堤
傍
。
堤
傍
泥
渐
高
,
所
积
如
山
冈
。
侬
力
日
已
疲
,
河
水
日
可
航
。
古
者
兵
出
农
,
耕
战
固
其
常
。
屯
成
种
黍
稌
,
实
作
侬
保
鄣
。
侬
来
敢
生
怨
,
侬
谣
遂
成
章
。
侬
愿
干
戈
息
,
四
海
为
边
疆
。
销
兵
作
钱
镈
,
老
作
太
平
氓
。
田园
咏史抒情
描述性
赞美
述怀
战争
民生
译文
大家先不要喧哗,听我唱这首吴侬歌。
二月春天平静温和,桃花杏花在村落中绽放出绚烂的红色。
备好酒与烤肉,太守下地扶助农民劳作。
所期望的丰收之风已来到,且四处唱歌表达收获的喜悦。
新火种已点燃新燧灰,柳树散发着轻风中的烟雾。
墙下是茂盛的桑树,水田里插下了稻秧。
谷雨时节,人们开始播种,田地中长满了绿色的稻苗。
四月五月交替之际,秧苗被移入田中,继续生长。
手上的皮肤被犁破,流出血来,房子虽立着却无隔墙。
野菜和糠籺混合成食物,饥饿的肚子却无法满足。
八月官仓开放,新谷却不能用来舂米。
晚禾已长出丰满的穗子,来自东面的大风刮来。
粮食在田野上摇落,内心深感担忧。
收割的季节即将到来,领头的官吏们开始催促农人收割。
农人们手持锄头和畚箕等工具劳作,没时间去照顾他们的母亲或妻子。
早起时耕种完毕会急忙开白茅港前往新的农田,晚间可能还要冒着严霜继续工作。
州官会指定某人来监督农民劳作情况并登记在册,并向农民发放官粮作为帮助和救济。
在一个晚上他们会选择在草地上休息以避开风霜和害虫,重劳后的足跟处出现伤口或生疮也是常态。
天亮前他们会开始挖掘泥土等材料,夜深了也要借烛光来工作。
在这种情形下千百人中的领头者们用鞭子等工具进行督促和管理工作进度。
里正和村官来到农户家中催促他们将粮食上交到官仓中。
更何况农户家中没有兄弟可以帮忙劳作,即使有米也无法留存下来。
他们只能吞声哽咽着说话,独自站在田野边迷茫无措。
他们每天在河堤上劳作,晚上就睡在河堤旁。
河堤边的泥土越来越高,堆积得像山一样高。
虽然他们劳作的力气日渐耗尽,但河已经可以航行通行了。
在古代人们打仗的时候就要从事农业生产,耕战是常态的事情。
他们种植粮食如黍稌等作物来作为他们的保护和防御措施。
虽然他们不敢抱怨生活的不易,但他们还是编成了歌谣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他们希望战争能够停止,让四海都成为和平的疆域。
他们希望销毁武器,用钱币和农具来代替战争工具,这样老去的人可以安享太平的生活。
赏析
这首明代袁华的《吴侬谣》描绘了江南农村四季农事活动和农民生活的艰辛。诗人以吴侬方言叙事,富有地方特色。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桃花杏花盛开,太守劝农的热闹场景;谷雨时节农民辛勤播种,期待丰收;然而到了夏季,酷暑和大风带来的灾害让农民辛苦劳作却难以充饥;秋季收获在即,官府催粮,农民不得不忍痛割爱,甚至露宿野外,劳累至极。诗中反映出古代农耕社会农民对和平与丰收的渴望,以及他们对战争和苛政的不满。结尾部分表达了农民希望结束战争,过上太平日子的愿望,体现了他们的朴素理想和坚韧生活态度。整体来看,这首诗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刻的社会批判意味。
猜您喜欢
再过淮南
清·玄烨
前来历兹境,斯民似未遂。今日再经过,风土觉有异。纨褐既充体,庐舍各完置。拥道欢趋迎,扶老与携稚。咸云获休息,近免徭役累。水患日就平,田畴可耕植。一饮与一食,莫不歌帝赐。素.....
官军屡捷淮寇渐平五首(其五)
宋·周紫芝
新得降番壤地开,玉觞争奉万年杯。明年御枣红千颗,又见青徐入贡来。
弘治三年秋七月喜雨有作(其四)
明·庄昶
旱到双泉也半春,四方还有桔槔民。而今有饭家家饱,才满峰头活水人。
甘肃总督吴达善奏报麦收诗以志慰
清·爱新觉罗·弘历
甘凉二麦熟,喜值王师班。去岁谷踊贵,今已减七钱。正供虽屡免,其如灾旱连。军需所会地,宁免物价艰。嗟哉淳朴民,安静无他言。是予所深嘉,不靳泽频颁。予泽惟补罅,天泽斯普全。从.....
十三澳诗
清·胡健
行春按部过林投,人物丰盈里社休。东石风晴看鹭翥,西溪浪暖起龙游。大夫计富惟询马,比户能封在畜牛。海国太平真乐土,安居渔佃即仙洲。
赠孙广伯
宋·吕本中
人皆笑君拙,我独喜君直。拙则世所无,直则未易识。昔者中丞公,事主以一德。从容进退间,多士所取则。朝廷九鼎重,冠冕万夫特。尘埃困大路,此老难再得。至今门下士,必以身许国。孰.....
和韩秋怀诗(其一)
清·恒仁
驱车车郊道,黍稷何薿薿。秋来风雨时,款达方靡已。岁功虽未收,农欢已在耳。停骖暂借问,野老见客起。夏旱萦圣心,殷忧禹汤似。郊野得沛泽,至诚良可恃。行观晚稼登,玉粒走万轨。饥.....
赠彭表臣才臣
宋·李处权
我交半天下,颇接金石友。相逢便论心,已别更回首。三年厄兵火,水陆东南走。风餐近波浪,露宿薄林薮。庐陵信名邦,昔贤犹见取。水南遇彭子,门巷似无帚。胸中有泾渭,如镜不受垢。呼.....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