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宿
写景
山水
咏物
抒情
赞美
秋节
古壁留名
林幽静
记事
或记游

译文

青色的霞光与清晨的雾气相交融,晨光中透出些许阴霾,远处的树林中,悠扬的长笛和洞箫的悲凉之音交织着。
山涧的泉水汇聚流过一道沟壑,那里是一片寂静的境地;行人走过石头垒成的大门,向更深处的万丈松树间探索。
回廊中,古石壁上留有古人所绘的名画;在冷风的吹拂下,落叶与佛音相伴,增添了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
这里有奇峰怪石和幽深的森林,景色幽静美丽;每当合适的时候,我都会带着酒来此登临欣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林景象。首联“青霞宿雾净朝阴,长笛洞箫悲远林”以清新的笔触勾勒出早晨山间的景色,晨雾散去,青霞映照,长笛与洞箫声在远处的树林中回荡,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略带哀愁的氛围。颔联“云窦泉流一壑静,石门路入万松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深远,云窦中的泉水潺潺流淌,石门小径深入茂密的松林之中,展现出大自然的静美与神秘。颈联“回廊古壁留名画,坠叶冷风助梵音”则将人文元素融入自然景观之中,古老的回廊和墙壁上留有名家的画作,落叶在冷风中飘落,与寺庙中的梵音相互交织,增添了诗境的文化气息和禅意。尾联“此地岩峦足幽胜,岁时携酒一登临”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山水的喜爱与向往,希望在不同的季节里都能来此地欣赏美景,品味生活的美好。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灵谷寺及其周围山林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得闲亭
宋·许棐
柳风虽小丝丝袅,花雨无多点点香。惟有吟毫闲未得,染红濡绿一春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