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
宗
柑
诗
用
韵
颇
险
予
既
知
之
复
取
所
未
用
之
韵
续
赋
一
首
三
十
韵
书
阅
扬
州
贡
,
功
观
禹
化
覃
。
香
包
分
橘
柚
,
秋
色
动
江
潭
。
破
暑
花
凝
雪
,
凌
寒
叶
染
蓝
。
金
衣
爱
日
照
,
珠
实
碧
波
涵
。
未
止
诸
侯
计
,
曾
闻
四
皓
谈
。
颜
欢
陆
绩
母
,
业
世
李
衡
男
。
送
客
愈
吟
桂
,
书
时
坡
韵
儋
。
洞
庭
夸
浙
右
,
温
郡
冠
江
南
。
节
物
清
霜
重
,
家
山
绿
蒂
含
。
青
黄
出
篱
落
,
朱
绿
耀
林
岚
。
昔
贡
千
金
颗
,
遥
驰
万
里
函
。
新
宜
荐
寝
庙
,
香
可
供
瞿
昙
。
夔
子
那
能
比
,
罗
浮
未
许
参
。
何
人
传
是
陆
,
端
类
列
非
聃
。
在
品
宁
为
四
,
蒙
恩
或
赐
三
。
乡
情
寄
初
熟
,
旅
况
忆
幽
探
。
嘉
拜
亲
开
合
,
珍
藏
净
洗
甔
。
行
将
解
印
绶
,
归
种
当
田
蚕
。
根
向
横
阳
觅
,
泥
寻
斥
卤
担
。
荒
芜
耘
径
草
,
封
植
伴
溪
楠
。
不
用
千
头
富
,
聊
资
一
饷
湛
。
茅
斋
辟
杜
甫
,
仙
井
汲
苏
耽
。
佳
境
妙
餐
蔗
,
闲
庭
胜
莳
苷
。
雁
行
三
峡
荔
,
奴
视
四
明
蚶
。
欲
继
花
为
谱
,
应
同
柳
驻
骖
。
禦
偷
篱
著
棘
,
愁
冻
灌
添
泔
。
掩
映
青
云
叶
,
光
华
碧
玉
篸
。
酿
成
浮
瓮
蚁
,
蒸
辟
蠹
书
蟫
。
护
蒂
期
存
乳
,
留
皮
欲
去
痰
。
恨
无
亲
可
遗
,
忪
惨
白
岩
庵
。
咏物
写景
秋天
抒情
赞美
节物
植物
家乡情怀
人生哲理
情感表达
珍品
译文
阅读扬州的贡品,观察禹所教化的地方。
散发着香气的包裹里装着橘柚,秋天的景色让江面显得格外生动。
夏日里破开的暑气仿佛花上凝结了雪,凌寒时叶子的颜色变得深蓝。
金色的果实喜爱阳光的照射,珍珠般的果实蕴含着碧波的滋养。
未曾停止为诸侯出谋划策,曾听说与四位高士交谈。
颜欢如同陆绩的母亲一样,事业成就如同李衡的男子。
送别客人时更加吟咏桂花的美好,书写时模仿坡韵的儋州。
洞庭湖在浙右被夸赞,温郡在江南是最好的。
秋天的景物清霜较多,家中的山岭绿意盎然,果实饱满。
青黄相间的果实从篱笆里长出,朱绿色的光华在树林中闪耀。
昔日曾献上千金珍贵的果实,如今远驰万里之外。
新的果实适宜献给寝庙,香气可以供奉瞿昙。
夔子怎能与之相比,罗浮山也不足以与之相提并论。
谁传此乃陆地所产,端详之下并非是老子所说的东西。
在所有品种中它是最好的四种之一,蒙受恩泽或许能得到三倍的回报。
乡情寄托在刚成熟的果实上,旅途中回忆起幽静的探访。
拜见亲友时开心地聚在一起,珍藏品需洗净瓦罐才能保存。
即将卸下官印,归去后要种田养蚕。
根要寻至横阳之处,泥土要找卤水重的土地。
要荒芜杂草,栽培要伴着溪流旁的楠木树。
不需要为了千头百脑的富贵而努力,只求一时的满足和快乐。
在茅屋里开辟出空间给杜甫,从仙井中汲取苏耽的水来饮用。
美好的景色如同品尝甘蔗一样美妙,闲暇的庭院胜过种植苷草。
三峡的荔枝像雁行般排列,四明海的蚶子被视为奴仆般的存在。
想继续以花为谱系,应与柳树一起并驾齐驱。
用篱笆和荆棘防偷盗,愁心之下更要注重保存的方法。
在翠绿的叶子里隐藏着美好,青涩碧绿的果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酿成美酒后像浮在瓮蚁之上一样美好,蒸制辟邪的书卷则像蠹书蟫一样珍贵。
为了保护果实的蒂部而需要储存乳液,留下果皮以去除痰病之忧。
遗憾的是没有亲人可以赠送此物,只能将其留在白岩庵中。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对中国古代贡品柑橘的赞美之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柑橘的品质和象征意义。诗中提到的“扬州贡”、“禹化覃”暗指柑橘的悠久历史和吉祥寓意,香包中的橘柚秋色,象征丰收和清凉。柑橘花朵如雪,叶子在严寒中变为深蓝,犹如贵胄披上金衣,果实饱满,富含阳光与碧波之韵。诗人提及柑橘曾被诸侯看重,也曾引发四皓的讨论,暗示其文化价值。陆绩母亲的喜悦和李衡子孙的产业,进一步强调了柑橘的传承与家族荣耀。诗人以“桂”、“坡韵儋”等意象,表达对柑橘产地的深情,赞誉洞庭湖畔的柑橘尤为出色,温郡则冠绝江南。诗中还提到柑橘的实用价值,不仅供奉神庙,也适合禅修,与夔子、罗浮等仙地相提并论。诗人感叹无人能及柑橘之美,将其视为陆地上的瑰宝,而非道家仙丹。柑橘的种植和保护,寄托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柑橘的珍视,即使身处旅途,也会忆起柑橘的幽香。他期待回归田园,亲自耕种,享受宁静的生活。柑橘的种植、保护和享用,成为诗人生活的一部分,既有物质的满足,也有精神的滋养。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柑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林景熙
312首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猜您喜欢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题段氏扇子
元·陈旅
江上《竹枝歌》,为君颦两蛾。秋风团扇底,零落黛痕多。
又赠上人(其三)
宋·周南
橙橘青时最有香,包山架后两番霜。上人梦里营诗思,比似看经僧更忙。
虎丘山(其一)
宋·蒋堂
虎丘何为山,鲸波涌而显。惟青镇一隅,峙秀状无限。遥峰乃众阴,四望拱孤巘。上有梵王家,高压长洲苑。游人接踵来,千里必重趼。奔走趋层巅,凌竞陟云栈。下瞰洞庭卑,傍睨灵岩浅。巍.....
答报资旷老人见寄来韵(其三)
明·成鹫
境静人閒性所宜,住来遑问此何时。江山烟雨归名邈,今古晴阴互转移。兔径拓开迟客至,象王行处少人知。无情也解通消息,荔子先红向北枝。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