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怀古抒怀
写自然山水
秋意怀人
友人间的情谊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景明所作的《酬葛时秀》。诗中表达的是作者在结束忙碌后回归自然的喜悦之情。"罢归翻自喜",写出了他对结束事务后的轻松与欣喜;"旧业有青山",则描绘出他归隐生活的田园风光,表现出对自然的依恋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积雨稀来客,孤云独往还",通过描绘雨后稀疏的访客和独自归来的孤云,传达出一种清寂而淡泊的意境,暗示了作者对于世俗交往的疏离和对内心世界的坚守。"良朋枉高倡,抚卷一开颜",这里的"良朋"指的是好友,"枉高倡"意为好友前来劝酒,但作者更愿意静心读书,流露出对友情的理解和对知识的热爱。最后两句"何日还乘兴,题诗到竹间",表达了作者期待有一天能带着愉悦的心情,再次来到竹林中题诗,进一步体现了他对自然和文学创作的深深热爱。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在繁忙生活中寻求心灵宁静和友情陪伴的愿望,以及对自然景色和文学创作的深深眷恋。

何景明

1611首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性耿直,淡名利,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敢于直谏,曾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著有辞赋32篇,诗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复集》38卷。墓地在今信阳师范学院大复山。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猜您喜欢

去思堂手植双柳今已成阴因而有感
宋·欧阳修
曲栏高柳拂层檐,却忆初栽映碧潭。人昔共游今孰在,树犹如此我何堪。壮心无复身从老,世事都销酒半酣。后日更来知有几,攀条莫惜驻征骖。
村中晚兴
明·许继
微吟循清流,长眺际遥缡。山秋云气深,野晚日色浅。危柯凉似振,时稼熟初偃。一念故林居,情随飞鸟远。
题顾麟士先生织帘居晚望图应令子伊人之请(其一)
明末清初·屈大均
东吴耆旧在,人向织帘求。父子书频著,妻孥食未谋。山中馀日月,世外有春秋。莫倚斜阳望,苍茫易白头。
与世卿閒谈兼呈李宪副(其八)
明·陈献章
碧酒三杯春又生,偶逢骚客各披倾。杨雄识字终谁让,家媪知音却屡更。旧管一题都迭荡,新收半卷转高明。封缄远寄而宗老,月在青天影在溟。
呈幕府诸公
宋·陆佃
十年骑马困京尘,乞得州来颍水滨。苔藓满庭无字押,莲花全幕是诗人。楼台雪后如闻雨,歌舞尊前祇看春。半刺会须拌共醉,银条方共德争醇。
长干寺作
明末清初·屈大均
烟雨南朝寺,青春过病中。孤生太山竹,半死峄阳桐。作赋惟哀郢,寻仙未至嵩。愁心将海月,只在草堂东。
舟中感怀叠前韵(其一)
清·慧霖
一叶蒲帆挂向东,旗亭西望忆诸公。新愁似水浮天外,旧梦如云到客中。太白才名因酒重,杜陵老病坐诗穷。夜来湖上才摇笔,便有鱼龙唤雨风。
微雨出城赴南泉宪长草堂之招偶述
明·陆深
冲云重作草堂游,庭树青黄湿未收。子美有灵终恋蜀,孔明无计为安刘。何须往事千年恨,自爱长江万里流。老去诸缘看渐尽,每逢知己胜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