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
子
行
君
子
畏
幽
独
,
大
廷
乃
敢
言
。
小
人
詟
稠
众
,
衾
影
不
可
扪
。
绳
尺
君
子
心
,
之
死
靡
所
夺
。
脂
韦
小
人
态
,
临
难
思
苟
活
。
譬
如
丹
山
凤
,
煌
煌
世
之
仪
。
蛇
蝎
藏
阴
房
,
白
日
难
逞
威
。
又
如
青
松
枝
,
经
霜
不
渝
色
。
厌
彼
荆
棘
繁
,
剪
伐
何
足
恤
。
缁
素
既
异
染
,
珷
瑜
仅
同
形
。
泻
水
一
器
中
,
当
辨
渭
与
泾
。
哲理
赞美
赞扬
咏物言志
抒情
译文
君子在幽静独处时心存敬畏,只有在庄严的大庭上才敢直言。
小人在稠众之中害怕显露,像被子里的影子一样难以触摸。
道德的准则能约束君子的心,即使赴死也不会被夺去。
圆滑的小人态度,在面临灾难时只考虑如何苟且偷生。
就像丹山上的凤凰,光辉照耀,是世间的典范。
蛇蝎隐藏在阴暗的房间中,但在白日里难以施展其威势。
又像青松的枝条,经受霜雪的洗礼也不会改变颜色。
对那些讨厌的荆棘丛,应当毫不犹豫地予以剪除。
虽然黑白(指品行不同的人)在表面上看起来形状相似,但实质上的染色却不同。
把水倒入同一个器皿中,应当能够分辨出哪是渭水哪是泾水(指清浊分明)。
赏析
这首诗《君子行》由清代诗人陈学洙创作,通过对比君子与小人的行为和品质,展现了对道德操守的深刻思考。诗中首先提到君子在面对孤独时仍能坚守正直,在大庭广众之下敢于直言,而小人在人多时则会畏惧,内心难以保持坦诚。接着,诗人以“绳尺”比喻君子之心,无论何时何地都不改变其原则;而“脂韦”则是形容小人之态,面临危险时往往选择逃避。诗人进一步将君子比作“丹山凤”,象征着光明与礼仪,即使在恶劣环境中也能展现其高贵品格;而将小人比作“蛇蝎”,虽藏匿于暗处,却难以在光明下施展其恶行。同时,君子如同“青松”,历经霜雪而不改其本色,而小人则如同“荆棘”,虽然数量众多,但君子不屑于与其为伍。最后,诗人以“缁素”和“珷瑜”来比喻君子与小人的本质差异,尽管表面可能相似,但内在品质截然不同。通过“泻水一器中,当辨渭与泾”的比喻,强调了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方法,即通过具体的行为和态度来辨别其本质。整首诗通过对君子与小人形象的鲜明对比,表达了对高尚道德品质的推崇和对伪善行为的批判,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正义和人格尊严的深刻关注。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