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
情感
抒情
爱情
思乡
怀古
咏物
写人

译文

天生我才,却不被重用,只能对花对柳生情。
才华横溢却总是令人烦恼,春天已经过去,花朵也已凋谢。
没想到整个春天都因此而生病。
自我嘲笑,因为腰围减少了一半,频繁地擦拭眼泪。这实在难以理解。
既怨天,又自恨。怎么能避免千思万虑呢?
想要找人倾诉,却又觉得不忍心。只能拼尽一生去承受这愁闷。
又担心自己愁绪太多却无人过问。
在这种境遇中,天也在怜悯人的苦难,看人是否能安稳度过。

赏析

这首宋词《闺怨无闷》是程垓所作,以闺中女子的口吻,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词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主人公才情出众却陷入情感纠葛的困境。首句“天与多才,不合更与,殢柳怜花情分”,写女子天赋异禀,本应无忧无虑,却偏偏被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眷恋所困扰。接下来,“甚总为才情,恼人方寸”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才情如何搅扰了她的心绪,使她在春天将尽、花朵凋零时,陷入了深深的哀愁。“早是春残花褪,也不料、一春都成病”,表达了女子因春去花落而引发的身心疲惫,甚至因此消瘦。“自失笑,因甚腰围半减,珠泪频揾”则通过细节描写,刻画出她的无奈与悲伤。进入下片,“也怨天、也自恨”揭示了她内心的矛盾,既责怪上天赋予她过多的感情,又自我反省。她求助于他人,却又难以启齿,只能独自承受。“拼了一生愁闷”表达了她对愁苦的无尽忍受,但又担心无人关心。“到这里,天也怜人,看他稳也不稳”以天的视角,暗示了主人公在情感漩涡中的摇摆不定,是否能真正稳定下来。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闺怨为主题,通过细腻的心理描绘,展现了女子才情带来的烦恼和孤独,以及她试图挣扎和寻求慰藉的过程。

程垓

155首
「」字正伯。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