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
粽
凤
城
佳
节
逢
天
中
,
衮
龙
晓
御
蓬
莱
宫
。
光
禄
传
宣
颁
角
黍
,
廷
臣
尽
沐
天
恩
隆
。
中
官
捧
向
龙
墀
案
,
翠
云
擘
破
黄
金
烂
。
天
厨
制
造
元
异
常
,
氤
氲
满
地
香
风
散
。
却
忆
故
园
天
一
方
,
无
由
得
奉
双
亲
尝
。
抒情
思乡
怀旧
写物
粽子
情感
亲情
宫中
译文
恰逢天中佳节之际,凤城之中热闹非凡,衮龙在早晨的时候将天帝的诏令传达至蓬莱宫。
官员们纷纷收到了光禄寺颁发的角黍(一种端午节食品),所有廷臣都沐浴在皇恩的浩荡之中。
中官们将角黍捧到龙墀案上,翠云般的粽子被黄金般的食物包裹着,显得格外华丽。
这些食物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散发着香气四溢的香气,让人仿佛置身仙境之中。
但我回想起自己远离故乡和双亲的时光,却无法为他们品尝这些美食,心中不禁感到惆怅。
赏析
这首《赐粽》是明代诗人黄仲昭所作,描绘了明朝宫廷在节日赐予大臣粽子的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家的奢华与恩典,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凤城佳节逢天中”,点明了地点和时间,凤城代表京城,天中则是端午节的别称,暗示这是一个充满节日气氛的日子。接着“衮龙晓御蓬莱宫”描绘了清晨皇帝在蓬莱宫中御驾亲临的情景,蓬莱宫作为皇宫的象征,体现了皇家的威严与尊贵。“光禄传宣颁角黍,廷臣尽沐天恩隆”两句,描述了光禄寺(掌管祭祀、宴享等事务的机构)传达皇帝旨意,将粽子分发给朝廷大臣,这不仅是物质上的赏赐,更是皇帝对臣子们辛勤工作的肯定与恩宠。“中官捧向龙墀案,翠云擘破黄金烂”进一步描绘了粽子被恭敬地呈上,翠绿的粽叶被打开,金黄的糯米散发出诱人的光芒,这一幕既展示了粽子的精美,也体现了皇家的奢华与讲究。“天厨制造元异常,氤氲满地香风散”则赞美了皇宫中的厨师技艺高超,制作的粽子香气四溢,弥漫整个宫殿,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庄重的氛围。最后,“却忆故园天一方,无由得奉双亲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父母的深深思念,虽然身处繁华的宫廷,但心中仍挂念着远方的亲人,希望有机会能亲手为他们准备食物,表达孝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明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礼仪,还蕴含了诗人对亲情的深切怀念,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猜您喜欢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岁晏同左生作
唐·韦庄
岁暮乡关远,天涯手重携。雪埋江树短,云压夜城低。宝瑟湘灵怨,清砧杜魄啼。不须临皎镜,年长易凄凄。
忆江南·补题含真仙影图
清·许禧身
瑶台境,何故速归真。隐约群仙珠幕卷,含愁娇女色增颦。哽咽梦初温。
惜黄花慢·晴郊访菊
清·陈维崧
郭外烟林。趁板桥夹浦,迤逦秋寻。溪翁陇口,半畦嫩蕊,园丁屋角,数亩浓阴。离披开坼铺如锦,纵藻耀、偏觉萧森。选野岑。倚风藉草,隔涧捶琴。浊醪无伴孤斟。渐林霏小结,岩翠将沈。.....
十二时·偶忆
清·陈维崧
绵濛二月如酥雨,做出销魂天气。更独客、冷清清地。拚只向、红篝倚。灯灺香焦,天寒酒醒,往事难提起。想那日、元夜迷藏,禊日秋千,人在绿杨丝里。更当初、戟门嬉戏。一部烟花轶记。.....
同蒋心余彭芸楣游北兰寺
清·杨垕
无数征帆向马当,龙沙北去树苍苍。去年君亦他乡客,此日谁倾地主觞。野渡春风归鸟雀,寒山返照下牛羊。赞公去后风流尽,依旧閒云销竹房。
清平乐
清·许禧身
彩毫留影。态若閒云静。手把一篇奇字问。权当合家欢庆。如生玉色温文。何其青鸟无痕。只道仙凡可转,终朝面壁消魂。
早秋山中作
唐·王维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