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便
写景
社会生活
山川田园
情感表达

译文

穿着华丽服饰的人们聚集在盛筵之中,小巷中的柳树和墙边的梅花在远天映照下显得格外明亮。
檀板的声音突然响起,仿佛惊动了林中的鸟儿;频繁品茗,试出竹间清泉的甘甜。
跨越千里的行程仿佛变得轻松自在,就像是在山阴之地驾车;彭泽停云的地方,已经过去了近十年的时间。
从今以后,社会已经形成了旧有的约定,只需一叶扁舟便可来往于沧江之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屠公来访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上的热闹与雅致。首句“华裾鸣佩拥芳筵”,以华丽的衣饰和清脆的佩环声衬托出宴会的隆重与高雅。接着,“巷柳墙梅炤远天”一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将远处的柳树和梅花映照在天空中的景象融入宴会的氛围中,营造了一种既热烈又不失清新的意境。“檀板骤惊林外鸟,茗瓯频试竹间泉”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上音乐与茶香交织的场景。檀板的敲击声突然响起,惊动了林间的鸟儿,而频繁品尝的茗茶与竹间清泉的甘甜,不仅满足了口腹之欲,更增添了文人雅士之间的默契与情趣。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反应,巧妙地表现了宴会的欢愉与高雅。“山阴命驾轻千里,彭泽停云近十年”则运用了典故,表达了对屠公才华与品德的高度赞扬。山阴是东晋名士王羲之的故乡,此处借指屠公的才情;彭泽则是陶渊明隐居之地,暗示屠公的高洁品格。这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赞美了屠公的卓越才能和高尚情操。最后,“社会从今成旧约,沧江来往一舟便”表达了对未来友谊与交往的美好期待。随着屠公的到来,社会上形成了一种新的约定,预示着未来两人及更多朋友之间的交往将如同沧江上的船只般自由便捷。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典故,展现了宴会的盛况、人物的风采以及对未来友情的憧憬,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猜您喜欢

和同省秋省宿
宋·朱胜非
老火未甘退,稚金方力征。炎凉分胜负,顷刻变阴晴。
闲园即事寄暕公
唐·司空曙
欲就东林寄一身,尚怜儿女未成人。柴门客去残阳在,药圃虫喧秋雨频。近水方同梅市隐,曝衣多笑阮家贫。深山兰若何时到,羡与闲云作四邻。
初晴落景
隋末唐初·李世民
晚霞聊自怡,初晴弥可喜。日晃百花色,风动千林翠。池鱼跃不同,园鸟声还异。寄言博通者,知予物外志。
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门下武相公中书郑相公
唐·吕温
禁门留骑吹,内省正衣冠。稍辨旂常色,尚闻钟漏残。九天炉气煖,六月玉声寒。宿雾开霞观,晨光泛露盘。致君期反朴,求友得如兰。政自同归理,言成共不刊。准绳临百度,领袖映千官。卧.....
伏读秀野刘丈閒居十五咏谨次高韵率易拜呈伏乞痛加绳削是所愿望(其五)香界
宋·朱熹
幽兴年来莫与同,滋兰聊欲汎光风。真成佛国香云界,不数淮山桂树丛。花气无边曛欲醉,灵氛一点静还通。何须楚客纫秋佩,坐卧经行住此中。
题马当山鲁望亭四首(其三)颜鲁公
宋·黄庭坚
不见鲁公断石,谁家为础为杠。笔法锥沙屋漏,心期晓日秋霜。
莳红小筑联
清·俞樾
小筑三楹,看浅碧垣墙,淡红池沼;相逢一笑,有袖中诗本,襟上酒痕。
春尽夜坐三首(其一)
宋·杨万里
春光草草病中休,病眼逢春道是秋。祗有青灯怜此老,伴人无睡照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