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
中
郑
悫
三
伏
之
际
率
宾
僚
避
暑
于
使
君
林
取
大
莲
叶
盛
酒
以
簪
刺
叶
令
与
柄
通
屈
茎
轮
囷
如
象
鼻
焉
传
吸
之
名
碧
筒
杯
故
坡
诗
云
碧
碗
犹
作
象
鼻
弯
白
酒
时
带
莲
心
苦
丙
寅
五
月
宜
兴
州
赏
诚
以
此
为
题
为
赋
十
一
首
(
其
九
)
越
溪
女
子
翠
红
裳
,
来
与
群
仙
侑
一
觞
。
叶
展
圆
盘
如
许
大
,
丝
连
曲
柄
更
能
长
。
清
高
胜
饮
金
茎
露
,
甘
滑
疑
餐
玉
薤
霜
。
醉
手
传
杯
犹
未
稳
,
碧
痕
微
损
迸
琼
浆
。
写物
夏日
歌咏
情感
饮品
形象
赏析
这首宋末元初的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宴饮图景。诗人陆文圭以越溪女子的形象,赞美了洛中郑悫在三伏之时,以独特的方式避暑——用大莲叶制作的"碧筒杯"。女子身着翠红裳,与仙子们一同举杯,庆祝这清凉的时刻。莲叶如圆盘硕大,丝茎连接,弯曲如象鼻,巧妙地用于饮酒,使得酒液能顺畅通过。这种独特的杯子不仅清雅,还带有甘甜的莲心味道,令人回味。"清高胜饮金茎露",形容酒质清冽,胜过仙人所饮的金茎露;"甘滑疑餐玉薤霜",则形容酒的口感甘美,仿佛饮下的是玉薤霜。最后,诗人细致地描绘了饮酒者醉态可掬,手执酒杯尚且不稳,以至于酒液溢出,留下碧绿痕迹,犹如琼浆滴落。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既展现了夏日避暑的乐趣,又寓含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陆文圭
625首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猜您喜欢
题适安清湖寓居
宋·陈起
薰风轩槛晓晴开,郁郁桐阴手自栽。二水合流当户过,一山分影入楼来。琴逢良夜时挥弄,诗欲名家巧剪裁。可羡一廛安所适,纷纷车马汩黄埃。
槐阴
宋·刘敞
都城广陌如绮分,绿槐左右结浮云。火轮东升又西没,倒影参差朝复曛。轻车重马谁家子,侧肩相逢密如蚁。共看择荫须臾间,可怜争道寻常里。下有沟水日夜流,年华视此俱悠悠。
午睡
清·许雷地
银床娇倚睫初交,一卷新诗手倦抛。石榻烟痕萦茗灶,纱窗日影乱花梢。游仙彩蝶来胥国,惊梦花尨吠路坳。玉枕瞢腾春思懒,恼他阶竹曳风敲。
南柯子
清·邓瑜
扫簟欹瓷枕,开窗隔绣帘。重重花影压栏前。无那绿阴庭院、日如年。倦眼惺忪雾,慵心袅娜烟。抛书漫理紫牙签。偏是恼人燕语、一声尖。
徐瑞卿给事所藏仲姬墨竹引
明·郑善夫
田郎掉臂登我坛,手持一轴青琅玕。云是仲姬真迹留世间,徐卿得之岁应寒。烟波淋漓洒不乾,蜩腹蛇跗古所难。风梢露叶仅尺许,远势翻在青云端。燕山六月雨不止,暑气如焚汗如洗。那知此.....
蕉
明末清初·何巩道
层层高影立疏篱,密叶临窗晚自吹。雨滴泪痕支枕夜,墨题诗句捲帘时。倚当檐下风生急,遮尽庭前月到迟。莫向绿阴伤往事,梦中迷鹿有谁知。
湘江静.竹簟
清末近现代初·赵熙
净展流犁天正午。倦摊书、翠阴笼树。娟娟帝子,情根泪点,倩红斑留住。纤就笛材匀,春葱乱,文涟千缕。凉云半枕,清风半帘,诗来在、梦中路。晚醉醒,茶味苦。最承恩、汗香闻处。纹帱.....
画堂春.拂簟
明末清初·董以宁
冰丝簟子出蕲州。铺来湘水平流。为郎拂拭向纱帱。凉沁如秋。每到宵来重展,却怜晓起偏羞。臂痕人讶细纹留。今夜拚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