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酒
去
年
秋
值
罢
文
闱
,
今
岁
无
憀
自
陕
归
。
雪
月
好
吟
还
唱
和
,
风
云
未
至
且
依
违
。
江
南
梅
早
多
红
蒂
,
渭
北
山
寒
少
翠
微
。
犹
赖
一
樽
消
遣
恨
,
不
堪
枨
触
躁
时
机
。
写景
怀情
抒情
述志
咏物
比喻
秋景
离思
悼酒
消愁
译文
去年秋天我错过了考试,今年在陕西感到无所事事地归来。
喜欢吟咏雪月并唱和诗歌,但风云变幻尚未到来,暂时只能保持观望和等待。
江南的梅花因为早熟而多红蒂,而渭北的山脉寒冷稀少翠绿的山峦。
只能依靠一樽酒来消解心中的郁闷,但现在的时机却让我烦躁不安。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田锡的作品,名为《对酒》。通过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变化的时节中流露出的一丝哀愁和淡淡的忧虑。“去年秋值罢文闱,今岁无憀自陕归。”开篇两句,诗人回忆了去年的秋天,在书房里埋头读书,而现在已经是来年,自己从陕地返回,没有什么成就可言。这里的“罢文闱”和“自陕归”,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转,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变化,从书卷到归途,隐含着某种失落。“雪月好吟还唱和,风云未至且依违。”接下来的两句中,“雪月”象征着清冷与孤独,而“好吟还唱和”,则是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然而,“风云未至且依违”,显示了诗人对于未来变化的不确定感,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但又带有一种逃避现实的意味。“江南梅早多红蒂,渭北山寒少翠微。”这两句描绘了不同的景象,江南的梅花已经开放,而渭北的山色却显得单薄。这里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南方温暖和北方严寒的感受,也许在暗示着内心的某种对比和选择。“犹赖一樽消遣恨,不堪枨触躁时机。”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依旧需要酒来排解愤懑的情绪,“不堪枨触”,则是说时间对于他而言太过敏感和急迫。这里的“一樽”、“消遣恨”和“躁时机”,都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急躁。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流年的时光中,他感受到了时间带来的变化和压力,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排解心中愤懑的情绪。
田锡
156首
初名继冲,后更名为锡。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黄巢之乱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渔滩镇)。曾祖父、祖父均为当时洪雅之名士,太平兴国三年(975)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坛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深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生于晋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岁
猜您喜欢
和韩南胜四首之二(其一)
明·林弼
高堂昼日坐鸣琴,满地棠梨散绿阴。白雪阳春空下指,青天明月是知心。陶公避俗从沈醉,杜老忧时更苦吟。无限扁舟江上意,洞箫袅袅有馀音。
秋雨吟
清·朱中楣
漫斗摴蒱金钏冷,暝烟犹缀秋千绠。一声新雁动离思,叫彻云根透纤影。翠钿寒生秋已仲,檐敲碎玉惊残梦。急雨初收问落花,清商暗度栖梧凤。素娥青女意飏飏,何事深闺恨夜长。燕去燕还还.....
温纯甫宅同诸词丈夜集得池字
明·谢榛
为赓白雪郢中词,坐久寒生风露时。万菊绕筵秋不老,几人耽酒月偏迟。怀同旷逸山云度,道在行藏野鹤知。应惜衰年荐仙味,西来碧藕自瑶池。
和窦中丞晚入容江作
唐·刘禹锡
汉郡三十六,郁林东南遥。人伦选清臣,天外颁诏条。桂水步秋浪,火山凌雾朝。分圻辨风物,入境闻讴谣。莎岸见长亭,烟林隔丽谯。日落舟益驶,川平旗自飘。珠浦远明灭,金沙晴动摇。一.....
秋分前二日月下作
清·胤禛
露湿天阶夜景赊,湘帘高卷树栖鸦。寒蛩唧唧吟深砌,曲沼盈盈涨浅沙。风度桂丛香馥郁,月穿竹篽影横斜。襟怀凄爽秋将半,落叶萧萧菊欲华。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