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头
塘
阿
喇
伯
桑
西
,
喜
宿
头
塘
早
。
罡
风
摇
板
庐
,
孤
枕
雪
压
脑
。
挑
镫
不
成
寐
,
默
坐
纡
怀
抱
。
砚
冻
墨
不
濡
,
指
直
笔
欹
倒
。
今
夜
莫
吟
诗
,
吟
诗
定
郊
岛
。
呼
童
仇
复
眠
,
起
视
漫
天
缟
。
邮
番
促
晨
装
,
长
纤
氂
牛
套
。
且
去
问
前
途
,
冰
镜
滑
如
扫
。
写景
地点
情感
思乡
季节
冬天
夜晚
抒情
寒冬早起
译文
译文:阿喇伯桑西这个地方,喜欢在头塘(可能是地名)早早地住宿。
译文:强劲的风摇动着简陋的房屋,孤枕上积雪仿佛压在头上。
译文:挑起灯火却无法入睡,默默坐着,心中萦绕着种种情感。
译文:砚台里的墨水因寒冷而凝固,无法润笔,手指僵硬,笔也斜靠着。
译文:今天晚上就不要吟诗了,吟起诗来一定是效仿古人的作品。
译文:唤来童仆让他再睡一会,自己起身看见天空飘满白色的绸缎(可能指大雪或霜)。
译文:邮差催促着早早准备晨装,长长的纤毛牛套已经备好。
译文:且去问前方的路况如何,冰面如镜子般光滑,仿佛一扫即过。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和瑛的《宿头塘》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寒冷环境中住宿的情景。首句“阿喇伯桑西”可能是地名,暗示诗人身处异乡。接着写到诗人早早来到头塘,罡风(北方强烈的风)吹动着简陋的板庐,他独自承受着雪压的寒冷。挑灯夜读却难以入眠,只能默默坐着,思绪万千。诗中通过“砚冻墨不濡,指直笔欹倒”生动描绘了环境的严寒,连砚台上的墨水都冻结无法书写,手指冻得笔都拿不稳。诗人决定今晚不作诗,以免写出像郊岛派(宋诗风格)那样过于冷僻的作品。他叫来童子一同入睡,却发现窗外已是满天飘雪,一片洁白。清晨,邮差催促他赶紧准备行装,穿上厚厚的羊毛衣,踏上行程。路面结冰如镜,行走艰难。诗人以幽默的方式表达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当前困境的自嘲,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清人边塞诗的特色。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