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
鹿
西
廿
怀古
悼亡
山水
历史
情感
写景
忧民
宫怨
历史感慨
伤离别

译文

译文:站在长堤上远望,落日的光辉映照着山峦,使得山色如破红。垂柳细长柔美,横塘虽窄却有鉴照楼空旷。
旧游踪:回忆起过去游历的踪迹。
译文:过去的往事不要再记起,因为那些会让人感到伤心。来到这里的人都会感到酸楚,忧心忡忡的人更是如此。
一梦江都:如同在江都的一场梦,来到七十二座珠楼之下,那别有一番风味的隋宫。
译文:世间的大事从此便有了得失的变幻,仿佛在有无之间。追逐猎物如鹿、屠龙般英勇,奔走于四方。
译文:想象着那些持长戟、短斧、侧剑、远推弓的场景。
译文:这些令人消魂的事,时而开始,思绪无穷无尽,恨意千重。
今日平沙外:今日在平沙之外的地方,有廿四桥矗立,月光朦胧。
译文:黄色的瓦片已然消逝,铜制的骆驼沉没(可能是指历史的遗迹被岁月侵蚀),玉制的钩子也被掩埋。
自古吟诗狂客:自古以来,那些吟诗的狂客们,来到这里都会有深深的感触。
译文:询问这沧桑的人世间,何处能脱离这飘摇不定的生活?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赏析

这首《六州歌头·隋宫吊古》由清代诗人潘西凤所作,通过对隋宫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开篇“长堤一望,落日破山红”,以壮丽的自然景象为背景,引出对往昔繁华的回忆。接着“垂柳细,横塘窄,鉴楼空”描绘了隋宫的荒凉景象,昔日繁华已成过眼云烟,楼台空荡,只有垂柳依依,横塘狭窄,映照着历史的苍凉。“旧游踪。往事全休记,伤人甚,临此地,皆酸鼻,忧心者,更忡忡。”诗人通过回忆往昔的游历,表达了对往事的深深怀念和对现状的哀伤之情。无论是酸楚还是忧虑,都难以言表,只能在心中默默感受。“一梦江都,七二珠楼下,别有隋宫。”江都,即扬州,是隋宫的所在地。诗人将隋宫与江都、七二珠楼联系起来,进一步强调了隋宫的辉煌与今夕的落寞。这里不仅有历史的变迁,更有个人情感的寄托。“便乾坤从此,得失有无中。逐鹿屠龙。走西东。”这几句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无论得失,无论东西南北,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个人的命运如同浮萍,随波逐流。“想长施戟,短挥斧,旁抡剑,远推弓。”诗人通过描述战争中的武器使用,暗示了历史上的纷争与冲突,以及这些冲突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消魂事,时而始,思无穷。恨千重。”诗人感叹历史上的悲剧事件层出不穷,思绪万千,心中充满了对历史的遗憾与反思。“今日平沙外,桥廿四,月朦胧。”诗人将目光转向当下,描绘了一幅月色朦胧、桥影摇曳的画面,既是对现实的描绘,也是对未来的遐想。“黄瓦尽,铜驼没,玉勾壅。”黄瓦、铜驼、玉勾,都是古代皇家建筑的象征,如今却已消失不见,只剩下一片荒凉。这不仅是对隋宫的哀悼,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自古吟诗狂客,来悲悼、有动乎衷。”诗人引用古人吟诗抒怀,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哀悼,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触动。“问沧桑人世,何处脱飘蓬。说甚英雄。”诗人最后提出疑问,面对历史的沧桑变化,何处能找到心灵的归宿?英雄人物在历史长河中又留下了怎样的痕迹?整首诗通过对隋宫的吊古,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还都道中诗三首(其三)
南北朝·鲍照
久宦迷远川,川广每多惧。薄止闾边亭,关历险程路。霮䨴冥寓岫,濛昧江上雾。时凉籁争吹,流荐浪奔趣。恻焉增愁起,搔首东南顾。茫然荒野中,举目皆凛素。回风扬江泌,寒□栖动树。太.....
珍珠帘·辛巳生朝
清·杨玉衔
飞鸿瞥影回头渺。堪惆怅、两事升平年少。春色半阑珊,况影形相吊。面目须眉无一是,更剩得、无聊怀抱。壶小。对茶烟禅榻,契结昏晓。偶尔裙屐追随,借词牌杯酒,涂雕枯槁。问字半亭,.....
秀华续咏(其二十七)三国夫人
清·黄金石
倾国倾城聚一家,金钱百万助铅华。马嵬一夜淋铃雨,落尽春前姊妹花。
古步出夏门行
汉·两汉乐府
白骨不覆。疫疠流行。市朝易人。千载墓平。行行复行行。白日薄西山。
方处士挽诗二首(其二)
宋末元初·戴表元
不比他人死,何诗可挽君。渊明元懒仕,东野别攻文。沧海诸公泪,青山处士坟。相看莫浪哭,私谥有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