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
写动物
赞美
写牛
写牛的性情
细节
丹青之功

译文

毛色如霜雪般白亮,眼睛像朱砂一样红艳。它的耳朵和角长得整齐,长度超过三尺。
虽然它的形状异于普通耕田的牛,但性情温驯,适合驾车出行。
在水边放牧时,它能像龙一样驯服不惊扰;在月光下牵引时,它能像驱赶兔子一样灵活。
从今以后,洛阳的画图上将增添它的形象。画家们将更加努力地用色彩和线条来描绘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头白牛的形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它的特征。"毛如霜雪"形容牛的皮毛洁白如霜雪,"眼如朱"则写出其眼睛明亮如红色宝石,展现出生机与活力。"耳角方齐三尺馀"描述了牛耳朵直挺且大小适中,站立时颇具威严。诗人接着强调这头牛的特性,"状异不将耕旷土"暗示其不仅外貌出众,还具有非凡的工作能力,不会在荒芜之地劳作;"性驯宜用驾安车"则表明它性格温顺,适合驾车,给人以安稳的感觉。"水边牧处龙能扰"描绘牛在水边悠然自得的情景,"月下牵时兔可驱"则形象地写出牛在月光下牵引也能轻易控制,显示出其力量和服从性。最后,诗人期待这头白牛的形象能被画家捕捉并绘入洛阳的图画中,"从此洛阳图㡠上,丹青人更著功夫",表达了对艺术家技艺的赞赏,也预示着这头牛将成为一幅传世佳作的素材。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赞美,既展示了白牛的美质,又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艺术的尊重。

邵雍

1553首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猜您喜欢

为夏节题子昂画白马
元·凌云翰
十二天闲烂锦云,世人专美五花文。吴门匹练吴兴笔,一出能空冀北群。
遗虎皮谢
宋·赵汝谠
龙岩县令亦好奇,腊月赠我生虎皮。霜牙电睛已寂寞,鹊形剪斑犹陆离。最珍肩脊不受箭,须爪皆具无缺亏。革工入手硝使熟,软可寝藉忘其威。想当枯草穷秋时,风皞谷震落日低。岂知与世玩.....
杂曲歌辞(其二)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
唐·张说
远听明君爱逸才,玉鞭金翅引龙媒。不因兹白人间有,定是飞黄天上来。影弄日华相照耀,喷含云色且徘徊。莫言阙下桃花舞,别有河中兰叶开。
艳歌曲
南北朝·萧纲
云楣桂成户,飞栋杏为梁。斜窗通蕊气,细隙引尘光。裁衣魏后尺,汲水淮南床。青骊暮当返,预使罗裾香。
为林中洲题马图
明·王恭
汉家神骥出宛西,凤臆兰筋破月蹄。冀北群空知汗血,长杨猎罢见霜蹄。青丝引辔穿花入,黄帕蒙鞍对御嘶。莫道时平淹栈豆,飞腾思与六龙齐。
摊破浣溪沙/山花子(其一)茶词
宋·周紫芝
苍璧新敲小凤团。赤泥开印煮清泉。醉捧纤纤双玉笋,鹧鸪斑。雪浪溅翻金缕袖,松风吹醒玉酡颜。更待微甘回齿颊,且留连。
同郭参谋咏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
唐·刘长卿
昔种梁王苑,今移汉将坛。蒙笼低冕过,青翠捲帘看。得地移根远,经霜抱节难。开花成凤实,嫩笋长鱼竿。蔼蔼军容静,萧萧郡宇宽。细音和角暮,疏影上门寒。湘浦何年变,山阳几处残。不.....
四祖赞
宋·释法薰
谁缚无人缚,何更求解脱。未必右军鹅,便是支郎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