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
送别
赞美
抒情
怀古

译文

东方的马周与严徐声名显赫,他们被誉为西京的重要人物。
谁不羡慕他们的忠诚刚直,演纶词笔之才。
他们在朝中已经有了雅致之意的表现,现在又有了一次小小的尝试,在东郡弦风的地方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数一数复兴朝廷的循吏中,他们两人是最出色的,而公(指其中一位)更是居于首位。温诏催促他们回到朝廷。
他们受到皇帝的青睐,将要身居高位,看云台登践,思考重要的事情。
超览堂中他们留下的爱意永存,有多少人同他们一样对离别感到留恋。
回顾自己厌倦了游历,如今在云路上仆人登仙般地飞翔,内心却感到失落。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了古典文化气息和个人情感的诗歌。从内容上看,诗人在表达对朋友施德初的送别之情,以及对于那些有才华、有抱负的人物的赞美。“东马严徐,名籍甚、西京人物。”开篇即设定了一个广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把读者带入了古代中国的文人圈子。这里提及的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们的名字如同星辰般璀璨,闪耀在文学史上。“谁不羡、伏蒲忠鲠,演纶词笔。”诗中对这些才华横溢的人物表示赞赏,他们的文辞如同宝剑,锋利无匹。这里的“伏蒲”、“忠鲠”、“演纶”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或是才子。“雅意中朝今小试,二年东郡弦风迹。”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古代文化和当下文坛的尝试与探索。这里的“雅意”指的是高雅的意境,“中朝”则跨越了历史的长河,将古今联系在一起。接下来,诗人提到了“数中兴、循吏两三人,公居一。”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于那些能够在政治和文学上都有所作为的人物的赞赏。这里的“数中兴”、“循吏”都是对品格高尚之人的称呼。“温诏趣,還丹阙。”诗人用了“温诏”来形容一种柔和而又不失威严的命令或是劝告,而“还丹阙”则像是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景。紧接着,“倾睿相,方前席。”这里的“倾睿相”给人以深邃不可测之感,而“方前席”则可能是在描述一种正式而庄重的场合。在随后的几句中,“看云台登践,论思密勿。”诗人似乎在表达对于高处或是精神世界的向往和探索。“超览堂中遗爱在,几人同恋津亭别。”这里则是在描述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与朋友共同经历过的难忘瞬间。最后,“顾倦游、云路仆登仙,心如失。”诗人通过这句话传达了一种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未知世界的迷茫感。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送别之作,也是一次文化和情感的交融。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学养以及他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在这个过程中,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文化和个人理想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