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怀
怀古
抒情
写景
咏物
秋节
赞颂
思乡
佳节
自然赞美

译文

我心中怀着对陶渊明的仰慕,即使跨越千年我们仍像是神交的朋友。
再次吟诵他九日(重阳节)的诗作,他的风骨气节就像未曾凋谢的花朵一样。
美好的时光已经逝去,秋天的气息却日渐浓厚。
凄厉的秋风送走了落日的余晖,晚霞也在尘世的天空中隐去。
万物都为我而劳作,宇宙的运转也实属不易。
抚摸着膝上的桐木,我感受到了它的火烤之下散发出的热量。
时时发出奇异的音符,解开了我的心中的抑郁。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日里赏菊的场景,内心充满对古人渊明(即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怀念。千年之后,诗人与渊明之间的情谊犹如神交般深刻。"重吟九日诗"一句表明诗人不仅仅是单纯地赏菊,更是在吟诵着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陶渊明的《九章》。在这秋高气爽的良辰里,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念,但这样的时刻不会再次出现,而秋天的寒意却日益加深。"凄飙送落景"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秋风吹过,带走了落叶和萧瑟之声。"馀霞敛尘霄"则是夕阳余晖中,云层之间掩藏着尘世的喧嚣,显得格外清高。接着诗人写到"万象为我役,天机亦良劳",表达了他对自然界万物都能感同身受的心情,同时也感到天地间运行规律的伟大与繁重。在摩挲膝间的古桐树下,诗人的心中充满了感慨。"爨下焦"暗示着内心深处的焦虑和不安,而他通过时时奏出奇妙的声音来缓解自己的心情。最后一句"散我心郁陶"表达了诗人通过音乐、吟诵古诗以及赏菊等行为,来释放自己心中的郁结,使得内心得到片刻的轻松和宁静。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享受,以及对文学传统的深厚情感与怀念。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