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
于
仿
香
山
劝
酒
诗
体
,
以
“
何
处
吟
诗
好
”
,
“
还
是
吟
诗
好
”
发
端
各
成
七
首
见
示
,
效
之
(
其
九
)
还
是
吟
诗
好
,
吟
诗
可
养
真
。
颐
情
鱼
戏
藻
,
适
性
鸟
鸣
春
。
心
气
和
平
候
,
山
林
蕴
藉
人
。
何
如
歌
咏
乐
,
妙
理
尽
陶
钧
。
抒情
哲理
写鸟
春日写景
怀真情
赞颂友情
惜时
歌咏乐
译文
吟诗是个好习惯,因为吟诗可以培养真实的情感。
观赏鱼在水中嬉戏,怡情养性;听着鸟儿在春天鸣叫,心情也随之舒畅。
当心境平和时,就会觉得山林里的人充满着从容和宽容。
怎样的歌咏才是快乐的呢?其中的妙理尽在陶冶和锻炼之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吟诗的热爱与推崇。开篇“还是吟诗好,吟诗可养真”,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吟诗活动的肯定,认为吟诗能够滋养心灵,达到一种真我状态。接下来,“颐情鱼戏藻,适性鸟鸣春”,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如鱼儿在水藻间嬉戏,鸟儿在春天里歌唱,来比喻吟诗时内心的愉悦和自由,形象地描绘了吟诗带来的精神享受。“心气和平候,山林蕴藉人”,进一步阐述了吟诗对心境的影响,认为吟诗能让人心态平和,如同置身于宁静的山林之中,内心充满涵养与深邃。最后,“何如歌咏乐,妙理尽陶钧”,总结了吟诗的乐趣,认为通过吟诗可以领悟到生活的美好与真理,达到一种艺术与生活交融的境界。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吟诗活动的赞美,不仅表达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也传递了一种通过艺术活动提升自我、感悟生活的哲学思考。
猜您喜欢
杂体五首(其二)效陶徵君
元末明初·宋濂
流幻百年中,有如水中泡。虚形本不实,何以永今朝。悟此造化意,肆情常逍遥。夜来风雨至,南园秀芳条。采之荐美酒,斟酌乐陶陶。斜川素心友,叩关约游遨。相携步广陌,遂与品物交。惊.....
仲夏即事
明·薛蕙
林卧采芳草,今朝鶗鴂鸣。悠悠观物化,默默感吾生。老大惭闻道,空虚耻近名。沈吟日云暮,搔首独含情。
学道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学道原知万事轻,无心宁复起心兵。花时啼鸟非常乐,雨后晴窗分外明。半上帘钩悬海色,小安茶鼎引松声。眼前已是羲皇世,只要先生了死生。
鹧鸪天(其二)
宋·崔敦礼
王母瑶池景物鲜。蟠桃华实不知年。天教把定春风笑,来作人间长寿仙。披蕊笈,诵云篇。朝朝香火篆炉烟。只将清静为真乐,合住春秋岁八千。
残年写怀
明·庞尚鹏
日月双推毂,俄惊节序更。岁寒新酒熟,风急敝裘轻。多暇惟谈易,长贫懒治生。鹪鹩栖息稳,何意向人鸣。
春行
明·王守仁
冬尽西归满山雪,春初复来花满山。白鸥乱浴清溪上,黄鸟双飞绿树间。物色变迁随转眼,人生岂得长朱颜。好将吾道从吾党,归把渔竿东海湾。
缘识(其四十)
宋·赵炅
凤皇燕雀不同群,非类宜然信有闻。好景销磨还尔梦,方知虚诞似浮云。闲吟比喻明如日,雅道留情旧典坟。堪与言论谁是识,舜琴惠爱鼓南薰。
新凉二首(其一)
宋·陆游
尽道新凉好,无如昼漏长。奇文窥楚屈,妙理玩蒙庄。静卧贫犹乐,高歌醒亦狂。翩翩双蝶子,也似惜年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