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里
叹
(
其
三
)
每
年
秋
涨
赖
横
堤
,
水
纵
漫
堤
害
尚
微
。
近
为
鹿
城
偷
堰
破
,
放
交
流
潦
到
柴
扉
。
山水田园
水景
感叹生活
以上名称中:
译文
第一句“每年秋涨赖横堤,水纵漫堤害尚微。”翻译为:每年秋天,洪水上涨都依赖坚固的堤坝来控制,即使水漫过堤坝,造成的危害也还算是轻微的。
第二句“近为鹿城偷堰破,放交流潦到柴扉。”翻译为:最近鹿城的人偷偷破坏了堤坝的堰口,使得洪水泛滥,涌入了我的柴门之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代诗人王恽对农田水利问题的深切关注与感慨。通过“每年秋涨赖横堤,水纵漫堤害尚微。”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横堤在抵御秋季洪水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的认可,同时也暗示了洪水虽能越过堤坝,但造成的损害相对较小,体现了对水利工程有效性的肯定。接着,“近为鹿城偷堰破,放交流潦到柴扉。”这两句则揭示了问题所在。鹿城偷堰的破坏导致了洪水不再局限于预定的范围,而是直接流入了村庄,威胁到了居民的生活。这里的“偷堰破”形象地描绘了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的堤坝破坏,而“放交流潦到柴扉”则生动展现了洪水肆虐的情景,直接威胁到百姓的家园。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水利设施的依赖和对其维护的重视,也深刻揭示了自然力量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王恽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水利管理问题的深刻思考。
王恽
456首
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猜您喜欢
习池晨起
唐·皮日休
清曙萧森载酒来,凉风相引绕亭台。数声翡翠背人去,一番芙蓉含日开。茭叶深深埋钓艇,鱼儿漾漾逐流杯。竹屏风下登山屐,十宿高阳忘却回。
夏日同李于鳞贾守准刘子成宗子相四比部南溪泛舟
明·谢榛
散步过林塘,相随上野航。沿流狎鱼鸟,嚼藕得冰霜。共拟西湖胜,还乘北渚凉。桂樽移白日,兰棹转沧浪。杨柳缘堤合,菰蒲出水长。酣歌意不尽,晓色正苍茫。
访苏亭联
清·余应松
公是孤臣,明月扁舟留句去;我为过客,空江一曲向谁弹。
四月十三日池上饮
宋·晁公溯
圆荷受白露,可爱池上凉。相将携筇来,羽衣飒飘扬。停觞待明月,少焉出西方。澄波照河汉,俯仰清茫茫。悠然望高天,邀月入我觞。肺肝聊一洗,吸此空中光。微风吹芙蕖,杂以草木香。岂.....
二弟以南村与李秀才作泛水之戏有作依韵却寄
清·敦敏
秋雨村村积水湄,竹罾木筏任君之。歌声小醉归渔晚,蝉噪西风落日时。一苇遥怜苏子兴,举觞恰有世昌随。东皋记否烟波远,孤艇横撑拂柳枝。
春溪把钓曲
清·孙原湘
满溪春水绿可怜,桃花如云红上天。远山倒浸碧波底,一堆春烟钓不起。人目在鱼鱼目丝,人心动静鱼先知。竹竿袅袅尾泼泼,翠荇一涡沧海阔。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