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
夕
杂
咏
(
其
一
)
剪
将
云
锦
竞
芳
春
,
月
影
如
眉
不
耐
新
。
准
备
明
霄
足
灯
火
,
隔
帘
相
待
赏
花
人
。
写景
咏物
春日
节日
元宵
情感
赏花
灯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元宵节夜晚,灯火辉煌、月色如眉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浪漫氛围。首句“剪将云锦竞芳春”以“云锦”比喻五彩斑斓的灯火,形象地表现了元宵节夜晚灯火璀璨的景象,仿佛春天的云锦在空中竞相绽放,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次句“月影如眉不耐新”则将月亮比作细长的眉毛,生动地描绘了月光柔和、轮廓清晰的美丽画面。同时,“不耐新”一词巧妙地表达了月亮虽美,却因时间推移而逐渐失去新鲜感的情感,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后两句“准备明霄足灯火,隔帘相待赏花人”,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热闹气氛。人们精心准备,点亮了足够的灯火,期待着赏花人的到来。这里的“赏花人”不仅指实际的赏花者,也暗喻了诗人自己及其他观灯赏月的参与者,共同享受这美好时光。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捕捉了元宵节夜晚的独特魅力,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灯火阑珊、月色如画的迷人场景中。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闰十五夜携两儿暨诸弟侄同孔聘王苏昌期何景朗李邑生就酌三弟宅分得台字
明·黎淳先
嫦娥何意重相陪,三五清光去复来。对酒自怜鹦鹉杓,听萧犹似凤凰台。咏偕童冠游宁倦,才擅东南美不猜。记得廿年曾此夕,雄心今被鬓毛催。
人日嵩明道中二首(其二)
清·郑珍
茜红袖衩雪白巾,拜年女儿娇上春。杨林海边满花树,土主山头皆醉人。
元夜曲(其一)
明·区怀年
火树虹梁拂绛宵,拍张浑脱沸春朝。韶华璧月当三五,丽曲银筝度六么。螺黛试妆眉晕浅,麝枚分润甲煎销。葳蕤莫下朱门钥,不及晨钟未寂寥。
芍药诗(其三)
宋·王禹偁
满院匀开似赤城,帝乡齐点上元灯。感伤纶阁多情客,珍重维扬好事僧。酌处酒杯深蘸甲,折来花朵细含棱。老郎为郡辜朝寄,除却吟诗百不能。
十二时·偶忆
清·陈维崧
绵濛二月如酥雨,做出销魂天气。更独客、冷清清地。拚只向、红篝倚。灯灺香焦,天寒酒醒,往事难提起。想那日、元夜迷藏,禊日秋千,人在绿杨丝里。更当初、戟门嬉戏。一部烟花轶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