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
写景
咏物
赞美
季节
春天
写物态

译文

城市的灯光如同春日美景般争奇斗艳,那美好的花树如霞光满天。
错乱闪烁的烛龙灯光伴随在仪仗之中,火热的屋宅里却种植着莲花。
流浪的乌鸟飞去却难以躲避炽热的太阳,却不会畏惧火焰,它无法被遮蔽;仙凤翔来不受烟火干扰,无所避之。
(繁华景象)犹如打开华丽的流苏和帷帐,又像瀑布般倾泻的温泉。
五彩丝线编织成同心结,七宝装饰的太乙神船庄严又华美。
火光虽明亮,但大槐树不会被烧焦;光华璀璨,如草木自然生长般美丽。
珍宝高低错落有致,金弹银丸(比喻灯烛或焰火)此起彼落。
即使花瓣落入水中,也只是空留痕迹;人们仍会去拾取彩翠,但不会为了装饰而去用宝石和首饰。
穿着红色华丽服饰的女子与妆容精致的仙女相迎,灵鹊和金凫(传说中的神鸟)引导着他们前行。
最好的庭园里栽种着许多珍贵的树木,供人们欣赏,为华丽的宴席增添光彩。
星光初落时,万户灯火分外明亮;夜半时分,明月与灯火交相辉映。
君王不再喜欢看鱼龙戏耍的表演,因此下令免除了今年的歌舞娱乐税。

赏析

这首《火树篇》描绘了火树的绚烂景象,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火树的美丽与壮观。诗人屠本畯通过“瑶城火树斗春妍”开篇,将火树比作瑶池中的花朵,在春天里争奇斗艳,营造出一种热烈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琼蕊参差簇绛天”,进一步描绘了火树的形态,如同琼蕊般错落有致地簇拥在天空之中,色彩斑斓,令人目不暇接。诗人运用“谩诧烛龙随法仗,始知火宅种红莲”两句,巧妙地将火树与烛龙、法仗、火宅、红莲等元素结合,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火树更深层的象征意义,暗示着火焰虽烈,却也能孕育生命,展现出一种生命的韧性与希望。“流乌飞去难藏日,么凤翔来不避烟”则通过乌鸦与凤凰的形象对比,强调了火树之火的光明与纯净,即使乌鸦也无法遮蔽其光芒,而凤凰却能自由飞翔于其间,象征着光明与美好的事物能够穿透一切障碍,带来新生与希望。“五丝宛转同心结,七宝妆严太乙船”运用比喻手法,将火树的枝条比作五色丝线编织的同心结,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同时,将太乙船上的装饰比作七宝,展现出火树的华丽与精致,仿佛是神话中的宝船,充满了神秘与幻想。“灼烁大槐枝不爇,纷披熠耀草如然”则通过对比,强调了火树之火的独特之处——它不仅不会烧毁大槐树,反而使周围的草木熠熠生辉,展现出火树之火的温和与滋养。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火树的美丽与壮观,也蕴含了深刻的生命哲理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使得《火树篇》成为一首充满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的佳作。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和坚伯梅六题一孤芳二山间三雪中四水边五月下六雨后每题二绝禁犯本题及风花雪月天粉玉香山水字十二绝(其五)
宋·胡寅
六出谁人剪刻成,侵凌飘洒正纵横。仙姿不赖相黏缀,浣尽浮埃艳更明。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