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友人
春日写景
情感
城市
生活状态
人生哲理
思乡念友

译文

江边的柳树在风中轻轻摇摆,似乎在炫耀春天的来临,我在铁瓮城(今江苏镇江)边遇到了老朋友。
我难以细数逝去的时光,尤其是甲子年(中国传统纪年法)的流转,但我还记得庚申年(另一传统纪年法)时披着风衣的情景。
分别后很高兴我们都还健康,战争后的世界让人痛心,但我们不要过于悲伤于家业的贫瘠。
只要还有可以买酒的钱,我就会去寻找山寺,与那里的人闲话家常,享受片刻的宁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恬淡自得的情怀,诗人在春天的江柳间与故人重逢,心中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留恋。"傞傞江柳欲矜春"写出了初春时节,柳絮轻拂,春意盎然,而"铁瓮城边见故人"则是诗人在坚固的城墙旁邂逅旧友,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透露出诗人对往日情谊的珍视。"屈指不堪言甲子,披风常记是庚申"中,诗人通过数字的排列(屈指即折指计算年月),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岁月匆匆。甲子、庚申都是干支纪年的名称,这里暗示着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深刻记忆。"别来且喜身俱健,乱后休悲业尽贫"则是诗人表达了即便是分别多年,但仍然感到欣慰的是双方身体都还健康。"乱后"指经历过战乱或动荡,然而对于这些不幸的遭遇,诗人选择了平和的心态,以此来安慰自己和他人。最后两句"还有杖头沽酒物,待寻山寺话逡巡"展现了一种闲适自在的情趣。诗人手持拐杖,在田野间采撷一些果实或野菜,以备茶饮之需,并且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去山中的古寺,与僧侣们交流探讨佛理。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透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生变迁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于世事变化的豁达态度。

罗隐

507首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猜您喜欢

己卯元日内弟玑见过二首(其二)
明·李梦阳
汝今年四十,而我八年多。世路怜书剑,生涯笑薜萝。游将花并放,醉拟鸟同歌。莫问朝元日,伤心是玉珂。
崔仲岳鹤舟
宋·刘摰
绿髯满颔光且修,紫石双眼寒铓浮。茫然襟韵自轩豁,见于声貌非懦柔。昔随群众退礼部,归来便作沧浪游。笑买渔艇出巧思,饰以丹白名鹤舟。长须赤脚分相与,鲈鱼美酒他何求。高吟清风洞.....
送孙京兆致仕归慈溪
明·李舜臣
城郭顿生姿,金陵坐镇时。致身时辈许,乞疾主恩推。人老攀江上,山林卧海涯。祗应五色诏,名德复娄师。
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
唐·骆宾王
年华开早律,霁色荡芳晨。城阙千门晓,山河四望春。御沟通太液,戚里对平津。宝瑟调中妇,金罍引上宾。剧谈推曼倩,惊坐揖陈遵。意气一言合,风期万里亲。自惟安直道,守拙忌因人。谈.....
鲜于东之晋伯之子赠诗次韵(其六)
宋·晁公溯
资州太守知衰懒,日日倒床惟睡浓。走送甘鲜三百颗,似君风味喜相逢。
至日有作是日斋戒禁酒柬夏景升
明·王缜
去年长至住句容,山城微雨酿寒风。今年长至住建邺,黑云边天风更烈。真信穷愁泥杀人,岂须勤买抛青春。君不见杜工部,年年至日常在路。又不见韩昌黎,节逢无酒但咏题。人生百岁总鹿梦.....
于朱子颍郡斋值仁和申改翁见示所作诗题赠一首
清·姚鼐
我昔少年百不求,车舟载走殊方州。短褐之衣饭不足,胸探江汉千珠旒。偶向人閒结豪士,击筑和歌燕市秋。自从通籍十年后,意兴直与庸人侔。径辞五云双阙下,欲揽青天沧海流。故人剖符守.....
鹿鸣宴赠歌妓
宋·翁迈
年方十三四,娇羞懒举头。舞馀驹皎皎,歌罢鹿呦呦。近座香先喷,持杯玉更柔。高唐人去远,谁与话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