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
酬
卢
端
公
饮
后
赠
诸
公
见
示
之
作
佐
幕
临
戎
旌
旆
间
,
五
营
无
事
万
家
闲
。
风
吹
杨
柳
渐
拂
地
,
日
映
楼
台
欲
下
山
。
绮
席
昼
开
留
上
客
,
朱
门
半
掩
拟
重
关
。
当
时
不
敢
辞
先
醉
,
误
逐
群
公
倒
载
还
。
写景
边塞
自然
风
自然
日影
抒情
怀古
译文
译文:在军营中,旗帜在风中飘扬,五个营地都安然无事,万户人家都处于平静之中。
译文:风吹过,杨柳的枝条渐渐触碰到地面;阳光照射在楼台上,仿佛要推动着太阳下山。
译文:华美的席位在白天就已摆设好,用来招待尊贵的客人;朱红色的大门半开着,仿佛准备再次关上。
译文:当时我(指诗人)不敢推辞首先醉酒,误随同许多官员们一起酒后归来,醉得倒骑驴儿回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军营中的悠闲生活,开篇“佐幕临戎旌旆间,五营无事万家闲”两句,设置了一个边塞将领的安稳场景。"佐幕"指的是辅助将领的位置,而"戎旌旆间"则是军旗之间,表明诗人所处的环境。“五营无事万家闲”则显示出一种平和的氛围,没有战事,百姓安居。接着,“风吹杨柳渐拂地,日映楼台欲下山”两句,用生动的景象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微风轻拂,使得杨柳随风摇曳,而阳光则将楼台照得温暖,仿佛要从山上流淌下来。第三、四句“绮席昼开留上客,朱门半掩拟重关”表达了对来访宾客的款待和对外界的隔绝。诗人在华丽的坐垫上迎接早到的宾客,同时又将红色的门扉轻轻关闭,仿佛要重新构筑起一道屏障。最后,“当时不敢辞先醉,误逐群公倒载还”两句,展现了诗人在宴席上的豪放与随性。诗人不愿意推辞饮酒的邀请,而是沉浸于欢乐之中,不知不觉地跟着众宾客一同醉倒,最后甚至需要别人来扶持自己。整首诗通过对军营生活和宴席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边塞环境中的豁然自得,也反映出唐代士大夫阶层中的一种享乐主义情结。
戴叔伦
270首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猜您喜欢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力穑吟
宋·邵雍
春时耕种,夏时耘耨。秋时收治,冬时用受。雨露不愆,既苗既秀。水旱为灾,尚罹其咎。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团扇郎
明·李攀龙
白团扇。明月入君怀,清光满流盼。霜雪散炎天,是侬歌始变。合欢自一时,秋风欢不见。
巡边宿岩昌驿
明·王云凤
病馀强起一巡边,古驿无人但野烟。药裹自煎红榾柮,茶铛还汲碧潺湲。波涛声送床边雨,星斗光悬屋里天。欲吊忠魂何处冢,空留名姓自山川。
吴醉亭谓余懒慢如嵇康以诗规劝叠韵为报
清·陈以豫
一枝暂借此栖身,为爱园亭少俗尘。对客嵇康生性懒,去官陶令不嫌贫。君能知我应规我,才本低人敢傲人。且脱貂裘来换酒,主宾同醉玉壶春。
自清溪驿趋曲江山行作
明·区大相
晓障陟崔嵬,淩晨石路开。鸟啼皆应谷,涧影半含苔。林霭吹花度,溪烟杂雨来。王程若可缓,幽赏更迟徊。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